当周围的人纷纷谈论“佛性少年”的时候,我们惊讶地发现,第一批90后已经入教了!也许你的身边出现了一些很年轻的基督徒,你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却并不敢怎样靠近。他们有着同样的特征:每周天去做礼拜,每个月都奉献,每个年精心准备圣诞节……你感觉他们像佛教徒一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可事实上他们像你一样上班、结婚、生孩子,时代所赋予的一切,他们似乎一样也没耽搁。今天,草房子就为大家揭秘“基督徒少年”鲜为人知的日常。
1.基督徒有没有烦恼?教会有没有在“绑架”他们?
虽然基督徒常常提醒自己要“常常喜乐”,但在生活中照样会经历烦恼与痛苦。抛却那些类似于普通人的婚恋、工作之苦。基督徒在信仰方面,往往也会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尤其在教会群体生活中,存在着“自愿”与“应该”之间的矛盾。
安安就是一名信仰年龄超过10年的基督徒,她对信仰的决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愈加坚定,反而变成了类似于夫妻之间的“七年之痒”“十年之殇”,山盟海誓也有过,心灵感应也有过,信心仍是笃定的,但就是比较平淡了。
安安最为煎熬的是在圣诞节前夕,为了排练节目,要一趟一趟地牺牲个人时间,每天下了班往教会里面跑。仿佛自己的时间都是给了别人(这恰巧说明了在安安的心目中,主还是“别人”),没有一点剩下给自己独处,好心塞。安安在心中,给自己的承受额度是每周1—2次,但此刻教会需要她付出的频率是每周3—4次,生活方面打乱了节奏,很不适应,心中很有些不情愿。
但这种情况,实属于安安个人的问题。因为基督最为看重的乃是“心甘情愿”,牧师界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人在奉献的时候,不小心多投进去了一张票,一共200,心中甚感可惜。这人晚上睡觉,梦见天使在记账,记了他100,于是就很生气,问天使是不是记错了。天使回答说:“你不小心多投了100,心里并不乐意,所以在神眼中,你真正奉献的只有100。”
因而,教会并没有在“绑架”基督徒,基督徒真正好的状态,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思想走到哪里,行为跟到哪里。
2.基督徒到底和穷有着多深的渊源?
上一辈的基督徒,几乎都是从贫苦的农村诞生的,这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假象——基督是下等阶层者、老弱病残者的福音。而在我们这一代,80、90后纷纷上了大学,在城市里扎根,基督徒的形象开始提升至普通人的水平。我们看到身边的基督徒和自己一样,在大城市上班、交友、升职、结婚。时代所赋予的一切,他们似乎一样也没耽搁。
小芳是高中时期接触信仰的。上了大学以后,她发现教会里有好多的年轻人和同龄人。年轻的基督徒在一起,除了聚会听道,还会一起出游、谈心。因而原本内向的小芳,在教会里找到了几个挚友。年轻的大学生总是要探索信仰的真谛和生活的最佳方式,因而大学期间也成了他们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那段时间,小芳在《圣经》中找到了为人处世的原则,也通过阅读《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爱的五种语言》《不再约会》等婚恋书籍,对于未来的情感生活,都有了一定的期许和规划。
信仰对她来说,占据了生活的一大部分。大学毕业之后,小芳留在了城市,她一边工作,一边聚会,随着积蓄慢慢增加,她靠自己的力量买了房子,生活知足而富足。而小芳的身边,也充斥着不少都市白领、精英。尽管大家在职场上叱咤风云,当来到教会,捧起圣经时,却都是一幅温和的模样,认真地像小学生。
这样看来,基督徒和穷,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你看到基督徒贫穷,那时周围的大环境太贫穷。当你看到基督徒富足,那是因为时代一直在前行。基督徒的肉体生活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是精神生活有所不同。基督徒如果努力,一样可以过得很好,甚至成为社会精英。
3.牧师都是像美国电影里那种,手拿圣经严肃说教吗?
牧师也是与时俱进的,虽说基督教的精髓千古不变,牧师却要为所面临的受众负责。他不能端着千古不变的姿态,来牧养生龙活虎的小愤青们。
瑞轩就是一个90后的牧师。他有着清晰的人生洞见与规划。自从走出家乡,到都市牧养,他在年轻人当中愈发地游刃有余。瑞轩每天的必修课,除了必不可少的唱诗、读经、祷告(一般称之为“与神亲近”),他还保持着对社会热点的敏锐度,每周热播的综艺、电视剧无所不知。在娱乐的同时,建立了基于信仰的独特视角,作为讲道的素材。就这样,瑞轩独特的讲道风格,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信徒的生命也是蒸蒸日上。
在基督徒中,牧师只是很小的比例。年轻的牧师与时代并不脱节,他们非常关注社会热点,以便了解时代洞悉人心,与信徒沟通无碍,使讲道达到更好的效果。
基督徒是那样地与众不同,又是那样地与众相随,他们就像这个时代中的星星,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如果你更加深入去了解他们,就会发现,他们虽然有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无法言状的想法,却都神奇般地得到了化解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