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了再回头,就知人与人之间确实有天份差异,以及闻道有先后,就像那个著名的譬喻,一层未捅破的纱窗纸,懂了就豁然开朗,没懂就是左寻右觅不得其门而入。
曾经有位老朋友,多年前给我写过一段话,“不虞之隙,求全之毁”,现在才算有点明白:那些表达得很溜的,大多是很熟练的客套或敷衍,而那些笨嘴笨舌或者哑口无言的,倒可能是有真情实感,只是那一刻不知如何表达。仔细观察身边,有不少的人说话,其实只是在不断重复着进入各种他已成型的范式,很熟练甚至有感染力,但事实是,他只在不停地机械地运动着,走自己的闭环,心和觉知力并没有打开来与当下的真实世界连接。最经典的莫过于《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重复无数次爱你一万年,那是溜的不要不要的,却完全不走心,直到剧终,要随师父西天取经了,只能“负卿不负如来”,有真心已无语。那一刻城墙上的紫霞,剧中安排若有所感,可一恍惚,那个剑客却补一句,“嗯,是啊,好像一条狗耶”。
纪伯伦有段很精彩的诗:“一个人的本真,不在于他向你展示的,而在于他没有向你展示的。因此,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去听他没有说出的话。”多么极富哲理的话,但从欣赏有启发,到能转变成行为习惯,也就是功夫上身,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起用,似乎没那么容易,很多人还是更习惯于由来已久的爱恶喜憎,很难取下有色眼镜,做一番从头到尾的审视和刷新,也就无法避免地继续踏入各自对应的沟里。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开窍早成长快,有些人固执不变至死未悟?孔子有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白话过来就是,有天份高、不用教的,有遇良师早的,最差的是由生活和工作的逆境来启发你,就是走得不顺逼你反思,逼你成长。相比较天才和早遇良师的幸运儿,大多数人还是属于第三类吧,所以聚焦第三类的思考才有价值。遇上困境还没能有效突破,自我反省乃至进步的原因何在呢?也许秘密就在人性固有的弱点,人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发展出一个围绕自己的圈,或者说人格面具,或曰个性、风格,不仅自己习惯,而且亲人朋友同事都已习惯。那么当有一天,你觉悟了,要重新做人,重塑新生,转变之初,是很容易处处碰壁的,自己觉得理所当然地利己利人,却收获不到认可和支持,反而是各种不解甚至抵触。
山长就曾经出过这样一道题,谁最希望看到你成功,又是谁最不希望你成功?答案是:觉醒后的自己最想改变和成功,习惯了过去互动模式的亲人朋友同事最不想看到你变化。他们潜意识里希望世界仍和从前一样,希望你仍然像从前一样合他们的意。这就是秘密:明白了不少道理,却迟迟没有足够的成长和实质性的突破,答案就在这里__要成功开启崭新的自己,内因是自己想明白外,外缘是在重构人际关系,也就是新画一个圈,而这,是需要持续而巧妙地努力,不仅要跟过去的自己道别,更要和一部分朋友道别,也许不是道别,但不再是过往互动模式的延续。譬如曾经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十三幺七小对,甚至千篇一律地回忆同窗趣事,或者四年一届的世界杯等等,突然之间,你有了和过去不同的认识,不再能像从前那样和朋友热烈地同频共振,好像没那么有味。事实是,如果你自己认真,就意味着你的内在已发生变化,你再也回不到从前,而要安顿下来,“宁可一思进,不可一思停”,就要建一个美丽新世界,或者,一个小国寡民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