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是我和可乐一道顽固不化的扛。曾经傲气地觉得自己使用得非常好,最近一年开始冒出“沉迷”的苗头。
是的,我过于依赖了,把ipad作为保姆。是的,我天真地以为可以在不做适当引导的情况下,儿子能生长出“我知道什么时候关机”的自律性。
还有就是如何承认自己烙下了一个如此大的“失误”!平时还满嘴育儿,满嘴成长如何这般,这一块薄脸皮都不知道搁哪好?回避这一个污点,我用尽了借口——忙!这可是最大的谎言,也是最能把不想触碰的问题边缘化的神器。
于是我真的就让自己忙里忙外地去忽略“ipad严重化”这个事儿。潜意识驱使着回避。
直到最近我发现可乐与自己相处的能力非常薄弱,离开了电子产品就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了。
看到朋友的儿子在游泳场里自娱自乐两个小时,与自己相处得特别好!而可乐一直都难以自己玩。
一切关系的起源不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吗?我自己的体验是独处的能力影响着专注力和做事的持久性。
儿子与自己无法好好相处,正正像我,做事很难专注,很少体验沉浸其中的快乐,注意力总被外界的一丁点声音,动作影响,特别涣散。
看着朋友的儿子真的是给了我一个重磅提醒。不能再屏蔽着视而不见了,后患无穷啊!
那种感觉是很难受,特别愧疚自己没能从一开始把握好电子产品的使用,特别羞愧自己学了也不过如此,特别不忍正视自己一手造成的结果。我知道终究要面对这些,才能捅破屏障,重新选择一条通往希望的路。
朋友给了我好些示范和建议,鼓励着我果断打电话给幼儿园安排可乐放半个月的暑假。这决定又是一个觉察点,我在可乐放假这个事上特别纠结,一直以他在家我无法工作为头等借口,最好上学上到天荒地老,其实是回避要处理在家频繁要求看ipad,以及放假期间所付出的精力和承受的情绪等等。
放假在家遇上的情况通常是我无计可施要么败下来让他看(他的要求是过量的),要么自己陪玩不做其它事才能完全隔离电子产品。都是我不想要的做法。
今天放假在家已经第三天,其实还挺好。我准备了一台旧手机弄好了手机听故事,让可乐自己随意按故事听。有时候边听边玩,有时候滚在床上、沙发、地上专注听,偶尔自己看看书,剪纸手工也做起来了。运动就是上蹦下跳,奔跑于客厅卧室间。
在屋子里自己与自己独处的能力比之前好多了!惊喜这小变化,至少我有时间看书和写文章。还买了一个学英语的小课程,可乐疯狂地爱上跟读。还会去判断手机有点发烫就说要暂停了,手机太热担心爆炸,免去了我对对着屏幕太长时间影响视力的担忧。
看ipad还是他最首选和惦记的,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商量好在吃早餐、午饭、晚饭的时候看,这些时候爸爸奶奶都会看电视。其余时间想看可以提出来,好好商量。
此阶段是灌注加倍的耐心的时候,允许回落,及时鼓励,多观察,复盘,再调整。
引用朋友的话:没有捷径了,只有踏踏实实地陪着孩子练习,提供环境,巩固它。
原来真的是唯有直面问题才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