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爸妈闹了点别扭,搞得大家很不愉快。事情是这样的,因为装修,近期准备搬新家,爸妈要给我们几万块买家具,我和老公再三强调说不需要,而且也解释得很清楚,我们都有工作,手头也还宽裕。可他们非不听,觉得我们在说谎,觉得我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非不听我们说一句话不说把钱转到老公的银行卡。
我一听完来气了,马上找爸妈去理论。一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我说的话,二是总是无条件的为我付出,让我觉得压力很大。三是让我联想到,每次遇到过年过节要孝敬他们都是拒绝我的好意,所以我这次也不能要,否则就给他们每个月利息转过去。
一股脑说完,我的心情好多了,可爸妈不开心了,微信那端沉没了一会儿老爸直接挂了电话。随后我才意识到,可能对爸妈说得太过,不应该这样给爸妈说话。马上妈妈又来电话安慰我,向我解释他们的心意,最终我也是拗不过他们,接受了不再提及此事。
我为什么会对这个事情如此反感?从内心来说我是抵触爸妈对我这样无条件的付出,从小对我的养育过度的付出甚至溺爱,而我认为父母不应该这样爱孩子。
一方面,父母的爱让我变成了被动的人,从小就知道爸妈非常节俭,但对我的要求和需要从来没有拒绝过,以至于我甚至不敢去向他们提要求,就害怕我的要求对他们造成了伤害,从而只是习惯被动接受,成了一个被动的人。我不喜欢自己的被动,所以一旦触及就会惹恼自己。
第二方面,我会害怕,沉重的爱和期望让我难以呼吸,从小被给与太多爱,同时也背负着期望,原来爱和期望也会让人很大压力,让人不开心的。
第三方面,父母这种行为,影响我的是,我以后不能对自己的孩子太好,而更应该孝敬父母,太多的心思花费在孩子身上,孩子会有压力,变成一个被动的人。
分析出原因,我也为自己对父母这么直接表达不满情绪而懊恼。感觉自己挺自私,父母爱我的心是最真最善良的,而我只因一时任性伤害了他们,而且父母年龄这么大了,我非要去争个对错,非要证明自己想法是对的,即使真的有错,那现在教育又有何意义,只会伤害到他们无私的心情。
或许每个父母都希望曾经经历过的挫折不要孩子再经历,自己拥有的缺点不希望孩子再拥有吧。
以前听过原生家庭的概念,我生在这个和父母组成的原生家庭里,就和父母有了关连,受到父母影响,成为了今天的我。而父母也曾受到各自生活在原生家庭的影响,才形成了他们的个性。每个家庭都不完美,每个人也不完美,人不应该总是去怪罪不完美的家庭,这样会不快乐,其实每个家庭的成员还为这个家庭留下了更多的是美好和爱,应该去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