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在这个即将告别的日子里,第21期笑薇读书营活动也圆满结束了,同时也带给我很多收获。
课程收获
本期我们读书营的主题是“成长教育”。
第一周共读的书籍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既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个有16年教育经验的教育专家。
她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育儿经验,在书中分享了教育孩子方面的观点、理念及方法。希望我们掌握正确教导孩子的方法,并培养出自觉、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书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应做到不陪孩子写作业。
如果父母管教太多,干涉太多,就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学习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父母应该操心的事。
所以父母要学会放手,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主动完成,主动承担后果。
以前我会陪儿子写作业,本来十分钟作业就可以完成,他却总是拖拖拉拉,最后一两个小时才完成。
后来,我选择不陪他写作业,他反而自觉地完成了作业。这真可谓是不“陪”孩子写作业,就是最好的“陪”呀!
第二周共读的书籍是《不平等的童年》。作者安妮特•拉鲁专门研究在美国不同的阶层家庭中,教育模式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影响。
在《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两种教育方式: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
所谓协作培养,就是来自中产阶级的父母会全面培养孩子的技能,比如让孩子参加各种球类竞赛、学钢琴、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等。
所谓成就自然成长,就是来自工人阶级和贫困阶级的孩子,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只能在家看电视、和好朋友玩,和亲戚唠嗑等。
在《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教育方式的利弊,取长补短,改善我们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第三周共读的书籍是《态度:吴军家书》,作者吴军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他曾先后在Google和腾讯公司任职高管。
关于人生、世界、财富、为人处世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吴军博士以书信体的形式,与女儿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他提到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要有全局观。多读一些非小说类名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给人带来启迪,引领人们走出困境。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吴军说: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聪明人。但是很多时候,聪明人做事未必做得过笨人。
这让我想到资质平庸的曾国藩,他天性愚笨,但是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踏实的方式去做事。
就是这样一个“笨人”使用笨的方法,让他完成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业。
写作收获
我已经参加四期读书营了,而且每一期我都做到了全勤打卡,这个好习惯要继续保持。
笑薇读书营是一个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大家庭,有热心好学的书友们,有认真负责的助教老师们,还有我们美丽又充满智慧的笑薇老师。
我特别喜欢浸泡在读书营里,每个月有21天跟大家一起打卡阅读,这种陪伴式阅读效果非常好。
因为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在这期读书营中,当我想打退堂鼓时,看到优秀书友月满西楼分享的读书心得,她的正能量就像一场及时雨,把我从焦虑中拯救了出来。
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
但每次收到助教老师有待改进的作业反馈,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会写读书笔记啦?是不是读书这条路一开始我就选择错了呢?
在否定自己的同时,又转念一想,“坚持就是胜利”呀!我还没有坚持到最后,怎么可能取得胜利呢?
因此,我内心非常矛盾,不知道应该是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放弃。
月满西楼说:要正确看待痛苦。正当她想放弃的时候,天晴老师带着她从领读稿入手,找稿中能引发思考的点 ,引导她去思考,最终坚持完成了读书笔记。
她说:也许有的同学是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又有谁的成功,只要付出,就马上能实现的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正处在焦虑期的我,听了她的高能量分享后。我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满血复活。
于是我又专心致志去写读书笔记,后来助教说我的进步很明显。我倍受鼓舞,每天热情高涨地用心写好每一篇读书笔记。
阅读这件事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需要的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当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妨看一下来时的路,我们最终想要走到哪里。
当我们回归初心,浮躁的心情会沉淀下来,继续默默守候我们的梦想。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就像梦梦老师说: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
坚持阅读写作这件事,成长就会内化于心,让我们终生受益。
反思不足之处
在这一个月学习写作中,我迷失了方向,竟然忘记了一篇读书笔记的真实模样。
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是RIA读书笔记法,主要分为重述——举例——总结3个步骤。
第一周在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笔记时,我写成了记叙文,然而我还茫然不知。
助教菩提秀指出“读书笔记要以议论为主,记叙为辅。”
看到老师的点评,我就去借鉴李健颖老师的一篇优秀作业,发现文章的基本框架是“开头金句、中间论述、结尾总结升华”。
对比之后,我突然茅塞顿开。后来进行了改正,读书笔记的内容有了明显的进步。
令我感受最糟糕的是写《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每次都绞尽脑汁的想呀想,最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下笔,我就仿照着领读稿写,并且还自我安慰说:先完成再完美。
我想躺平的心思,被火眼金睛的助教老师发现了。老师又鼓励我要多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还特地教我改进开头和结尾的部分 ,使用“开篇故事 、正文论述、结尾寄语”的框架去写读书笔记。
在助教一次又一次的点拨和鼓励下,我走出了自己的盲区。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优秀又美丽的菩提秀助教。谢谢你把我从谷底拉上岸边,让我重新看到了灿烂的阳光和希望。
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控习惯》一书中说:痛苦推动进步,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对改变现状的渴望,这也是所有进步的源泉。
我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挣扎中,选择了坚持,正是这股坚持的力量,让我不断获得成长和进步。
写在最后
笑薇老师说:读书写作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耐力和持续性非常重要。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把人生奋斗目标的时间段拉长,以十年作为一个时间段。通过十年的发展,十年后就是你想要到达的状态。
试着想一想,如果我们坚持写作十年,是不是也有可能成为写作达人呢?想到这些,你是不是又信心满满,动力十足呢!
其实,只要我们坚持下日日之功,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每个人的改变和成长都是看得见的。相信自己,相信坚持的力量,就会持续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
作者 | 赵凤
编辑 | 蓓蓓
图片| 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