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儿子有内疚,因为你的潜意识里认为当年对儿子不够好,要继续跟儿子在一起以便“赎罪”,所以你无法像别的母亲一样周游世界,放飞自我。这就产生了跟媳妇的近距离关系,使冲突难以避免。
紫熙一直很喜欢曾奇峰老师的精神分析,听课感觉不过瘾,买了一本《曾奇峰的心理课》,抽空拿来看看。
今天看到了有关婆媳关系的这一章,由此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和弟弟一家的关系。
紫熙毕业后,找到了在当地还算可以的工作。妹妹在读研,不管好赖也能找到工作。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妈总觉得自己耽误了儿子,没有一个好工作,对他愧疚。
其实和弟弟同龄的人,有很多都是在附近厂子里打工。而且当时并非家里不让他上学,而是他自己死活不上了。
可是妈不这样想,她不止一次提起:紫熙和妹妹小时候,她都是手把手地教写字。只有弟弟小时候该上学了,有了妹妹,妈顾不着手把手地教他写字。
其实只有一年级,刚学写字时,需要手把手地教。一年级没有教,是以后十几年没学好的理由吗?因为妈妈认定了这件事,那她就会寻找各种理由印证它的正确性。
也正因为如此,弟弟结婚生子了,妈妈依然舍不得离开他们,给他独立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这其中肯定有“赎罪”的心理在作怪。
当然,妈妈自己也由于原生家庭影响,有深深的自卑和不配得感。她总觉得自己不配享受一切美好,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放飞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只有不停地操劳,为孩子们付出自己认为应该付出的一切,她才是有价值的。
紫熙已出嫁,妹妹还未婚,妈妈只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弟弟一家里。这就直接导致,和弟妹的距离过近,总想干涉他们一家四口的生活,婆媳之间的冲突自然在所难免。
曾经,妈妈和弟妹闹矛盾时,紫熙和妹妹也抱怨过弟妹。觉得妈妈为他们付出那么多,弟妹还不知足,妈妈太冤了。
现在,突然理解了弟妹的不易。紫熙总是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妈妈唠叨的她都忍不了,总想跟妈说:你能不能不要管我?你别管我了,行不行?
而弟妹却要天天守着婆婆,忍受婆婆的唠叨,掌控,指责。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的婆婆也这样,紫熙估计也早就受不了了。
紫熙的朋友,小张,今天也和婆婆吵了一架。原因就是小张儿子生病了,本来找中医开好了药。边吃药边按摩,可能见效慢,但是没有副作用啊。
可是小张婆婆不这样想,她看着孩子不好,就趁小张去上班了,自作主张,带着孙子去灌肠了。
为此,婆媳俩大吵一架!
婆婆愣是要越俎代庖,超越妈妈,去管孙子。也就是不能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怎么能处理好婆媳关系呢?
真心希望婆婆们都能爱自己, 过好自己仅剩的,为数不多的日子。多出去走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使儿女需要帮忙,那我们就帮忙,当然要在尊重儿女,也尊重自己的前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