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想要的人,通常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断舍离”这个概念在近几年来非常的火,大量的断舍离拥护者不断涌现,而且坚持着断舍离原则的人们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生活中有形或无形的变化,不可否认,“断舍离”的的确确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断舍离》一书在2009年首次出版,这本出自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作品在书中是以“新整理术”为核心,告诉我们要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以收拾房间为例的科学整理术,说到什么都扔不了的人,发现不了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往往最后一无所有,这主要是因为这类人一般很容易觉得困扰、焦虑不安。

相反,善于整理房间的人,通过对自己的需求有足够的了解,明确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的又是什么,在整理的时候可以果断地、毫不犹豫地扔掉不再需要的东西,并且在扔掉的同时会觉得非常舒服,因为这也是发现自我的一个过程。因此,断离舍整理术告诉我们:什么都想要的人,通常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其实什么都想要的人并不在少数, 因为贪婪是人的本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拥有的东西越多代表你所要花费去整理归纳的时间也越多,在如今这个时间就是金钱,恨不得把一天当成48小时来过的时代,这就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选择相对而言对我们更重要的东西才是明智的做法。所以啊,扔掉贪婪吧,什么都想要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不可行的。

另外,作者在书中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把那些我们“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比作“代表停止运和腐朽运的灰尘和杂物”,意思是说这些非核心需求的东西会不停地释放出停止运和腐朽运,如果一直放在家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运势,为了提升运势,我们更需要主动地、积极地把这些“非核心需求”连同停止运和腐朽运一起丢出家门!

在讨论了“什么都想要”这种不可行的想法之后,作者在书中强调在选择东西的时候要把“时间轴锁定在现在”,顾名思义是选择当下和自己有切实关系的东西。

作者认为在断舍离中,选择那些我们最需要的东西,会节约不少时间和精力,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所选择的事物。除此之外,善于做出选择的人,思路更加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会全力以赴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也更容易成功。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往往最终什么都得不到,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没下雪,不管有多冷,对哈尔滨来讲,都不算真正的冬天。今天,终于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长达半年的冬季正式开...
    何有理阅读 308评论 0 1
  • NEYO_47a8阅读 428评论 0 0
  •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坐车回拉萨。 次要任务是藏族家访,就是到了一个有18户人家,100多口人的政府援建项目。挺羡慕他...
    百事可爱哟阅读 279评论 0 0
  • 2018.1.13 今日共读:《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一、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 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五感自律研习社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