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时间管理的“误区”,从“他律”走向自律

在之前看的时间管理相关的书籍中,提到了很多管理时间的方法,时间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四点起床法、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

这些方法有用吗?

确实有用,也确实有很多人用这些方法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但是这些方法适用于每一个人吗?

不一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律和习惯偏好,适用的方法自然也就不一样。

如果一味依赖这些方法,反而会走进时间管理的“误区”,成为一个“他律”的人,而不是“自律”的人。

他律,别人安排给自己的任务,甚至是不得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

自律,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是否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取决于自己。

回顾那些时间管理方法,很多人学会以后,大多应用于处理各种别人给自己的任务,提高任务完成效率。

但是我们管理时间的最终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让自己的时间更有价值。

如果学了很多时间管理方法,依旧不能做到自律的话,《五种时间:重建人生秩序》或许能给我们另一种解决办法。

不同于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把时间按紧急、重要与否划分,作者王潇把我们的时间分成了五种: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

五种时间按先后“拥有”顺序划分。

从上学到工作,我们大多处于生存时间,要被动工作,为了达成目标,哪怕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工作,也要用大量时间去做。

等到我们在生存时间“挣扎”出结果以后,开始拥有赚钱时间,我们的技能、职场经验,能让我们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在工作上有了更多选择。从被动工作,逐渐转变为主动工作,赚钱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钱的问题解决以后,我们会更关注自身成长、身材,进而投入好看时间,也会让自己更熟悉,去花费时间做一些没有收入但是好玩的事。

至于心流时间,则是每一个时间管理者的至高追求,当我们可以随心所欲进入心流时间时,就相当于掌握了改编生活品质的钥匙,对时间的掌控,将会达到新的高度。

在将我们的时间分为这五类之后,则可以开始真正管理时间,甚至折叠时间,即,同时进入多种时间状态。

比如,当沉浸于我们喜欢的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进入好玩时间+心流时间,甚至可以附加赚钱时间和好看时间,如健身教练,赚钱的同时还锻炼身体并能从中得到乐趣。

本书还提到了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方法:追悼会策划表。

即,站在未来看现在,给自己策划一场“追悼会”。

站在未来,回顾我们一生,我们做了什么,留下什么遗憾,我们的时间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做的事有必要吗?

换成未来视角看现在,很多纠结的问题,一下就可以想通了。

从他律走向自律,才能真正管理我们的时间,如果管理时间只是为了完成他人的任务,那我们恐怕永远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