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身边的真人真事,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可在处理中碰到的问题,却是我从来没想到过的。
一个弱势的社会底层,在使用社会资源和寻求社会帮助时,才知道多么举步维艰,才明白自己有多渺小无力。
这事发生在一个老太太身上,老太八十多岁,生活在上海市郊的农村,身子骨挺硬朗。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村子里踱来踱去,跟人闲话家长,管管闲事,日子自在安逸。
8月12日,老太太又像往常一样踱出门,走在每天必走的村子主干道上。只是这天因为村里安装污水管,这条路被挖开,再加上刚下过雨,泥泞湿滑,老太太毫无防备的摔了。
边上的人一看,老太明显腿骨摔断,赶紧叫来老太的儿子们。好心的邻居提醒,这个事情还是报案留个底吧,儿子们才反应过来,报了案又叫了救护车。等民警拍完照,大家把老太送上了救护车,儿子们也跟着去。
救护车一发动,车上的医务人员就说,这腿在郊区的医院肯定是没法开刀,得直接送上海市区的大医院,让赶紧决定去哪家。大儿子听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特别有名,就提出去那吧,救护车就匆匆赶往市六医院了。
到医院已是晚上,但老太并没有被送到急诊室,儿子们觉得纳闷。救护车上的人将他们带到二楼一个医生办公室,这名医生简单看了下建议不要开刀,说年纪大风险大,就保守治疗吧,又加了一句,这腿肯定是没法再站了,以后只能坐轮椅。
儿子们听了懵了,这么大老远送来,还是不能开刀,就问如果坚持开刀能有几成把握。结果这位医生口风一转,说今天我不值班,我是特地从家里过来给你们看的,要不你们再去急诊看看吧,便又给推了出来。
儿子们就更懵了,这位医生大晚上特地跑过来,就为了告诉他们保守治疗?
回到急诊,一切倒正常起来,给拍了片,安排了次日做详细检查。第二天医生检查完便确定了手术方案,也并没提出老太不适合手术的问题。老太一家放下心来,就等着做手术了,可没想到怪事又来了。
制定手术方案时,医生指出老太的腿需要钢板钢钉固定,询问几个儿子用国产还是进口,由于都来自农村,考虑到费用及报销,儿子们商量下来选择了国产。
结果到了晚上,一个值班小医生又过来说,钢板有国产的,钢钉只有进口,如果能接受次日便正常手术,不接受就只能等。那要等多久呢?医生的回答:不知道,不确定!儿子们无奈的表示接受。
到了手术这天,家人都到齐了,焦急的等着老太的手术。没想到医生再次出现,说国产的钢板要消毒,也要无止尽的等,如果想要当天手术,只能选择进口的钢板……
一家人只能无奈接受都用了进口材料,不是不想给老太用好的,但9万多的手术费用,其中6万多的进口材料无法报销,实在是不小的负担。但这种情况下,又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所幸,老太的手术顺利,三天后终于可以出院。不过回到家,又是漫漫维权路等着他们。
老太的儿子们在派出所、安排工程的村委和施工队之间来回奔走,想要讨一个明确的说法,并且获得应有的赔偿。但村委和施工队表示基于人道,可以给予1万元的补偿。
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儿子们不清楚这样的赔偿是否合理,准备再去找了解法律的亲友咨询事故的权责关系。
目前这一家子还在为这件事奔走中,前路漫漫不知尽头也不知结果。这也是发生在小编身边的真人真事。它真的是一件小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它也真的是一个难事,因为我们有太多疑问无处求解:
一家三甲大医院的急救是否有标准流程?
进口医材可以立马手术,国产的就得等,且不知期限,这算一种选择?
由于公共场所施工,且无提示的情况下摔倒受伤,只能意思意思补偿下?
如果老太不是普通农村老太,儿子不是普通农名,会不会不一样?
对于一些专业领域,我们普通老百姓确实比较无知,也缺乏判断力。我们只能根据一般常识和逻辑做出判断,来衡量我们是否被“公平”和“正确”的对待。
当我跟身边的朋友说起这件事,很多人也都是无奈的摇摇头,“能怎么办?你要么就别看病了,要么只能接受”、“要索赔,你就慢慢搞吧,别把自己赔进去就行”、“这社会就是这样啊”。
想起几年前六六写的《我要的只是公平》,她就自己作为普通老百姓和微博大V受到的差别对待发声“因为我想要属于老百姓的公平”。时隔多年,又有多少人还在为老百姓发声呢?
就连我们普通老百姓都已接受,这社会就是这样啊,这是不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