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31.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而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
32.把学习当成一种苦事和沉重的负担――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是缺乏和谐的教育的直接后果。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即把责任感变成学校精神生话的核心,把我们所谈到的个人对环境的态度的丰富多彩和多方面性集中体现出来,才有可能克服这种现象。
33.教育才能的基础,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才刚刚开始生活在世界上,我们可以使这个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压制、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容忍儿童的弱点。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它们,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重要的,不应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
34.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一切好的东西背后都是巨大的劳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所从事的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一天从一堆沙土中淘出一粒金子,一千天就能淘出一千粒金子。
35.学校要有精神生活:如果一个学生的智力兴趣的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以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如果智力生话只局限在学习的圈子里面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一个人来说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只有在学校里充满生气蓬勃的多方面的精神生话的情况下,掌握知识才能变成一种吸引人的、使人愿意去做的事情,这种事情就是到了学生毕业参加劳动以后也还能够继续下去。
36.重要的是要用志向鼓舞人:在我们艰难的事业中,一个最棘手、最难以捉摸的工作,就是用志向去鼓舞人。……志向是同一个人对自己的约束,给自己的承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相联系的。
37.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而真正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38.教师的素质是年轻人的精神支柱:年轻人的道德面貌、行为以及对待善恶的态度是由他们的精神支柱所决定的,而这种精神支柱牢固与否,取决于教师的个性、教师的思想是否丰富和他对我们生活的真理是否忠诚。
39.美能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感悟越深刻,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
40.美蕴藏着强大的教育力量:在为人们创造财富与欢乐的结合中,通过认识美,比如说,认识一朵小花的美,岸边上色彩斑斓的小石子的美,鲜红色霞光万道的美,朗朗语调的美以及人们的行为美来认识自己。在这种结合中则蕴藏着相当强大的教育力量,使你这个教育者能获得真正神奇的才能,让孩子的心灵为之震惊,并能让其挺直起来,如果孩子的心灵在痛苦、不幸、灾难的压迫下弯曲了的话。作为儿童欢乐的创造者——教师的权利,恰好在于为幼小的儿童去打开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