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联系重复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模式,永久储存在我们的基底神经节里。这便是习惯。
学过的知识,会过时,会遗忘,但在努力过程中学会的处事态度和做事习惯,都会留在骨子里,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在拼命学习别人的优点。谁有个优点,马上能像瘟疫一般散播开来。每个人的优秀都是多维度的,大家彼此认可,也互相碾压,再努力都是相对静止的。
这一种传承,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壤里,徐徐飘散在这方空气中,滋养着每一个路过的有心人。
对一个十八岁的人而言,大学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平台。低廉的食宿,超值的教育,全社会的包容与忍耐……如此一块宝地,如果运用得好,就是在用最低的成本走最远的路。
那个时候,我们都只有十八岁,还不知道经年之后回头看,像那样每一次总结过失,意识到差距并付出行动,都会是人生的一座里程碑。
我们不知道,因为人生在朝前进的时候,是那么潜移默化,稀松平常。没学会的,不会因为时间流逝就自动变成会的。糊弄过的,早晚都要还。它们一个一个匍匐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争先恐后,等着做打在脸上的耳光,前行路上的绊脚石,随手关掉你一扇命运的小门。
二十多岁的同学、同事,就在这一扇又一扇小门的差距里,拉开了整个人生。
我来人间只走一趟,我应该看看太阳,应该伸手拥抱一切可能与渴望,不能让悔恨堆积成山,埋掉生活的希望和光芒。
原来,进门这件事,实力、运气、上一代的积累都管用,但学校也好,公司也好,都不是进去就结束了,它们是新生活的开始。生活能过成什么样,一看前期积累,二看后期努力,自己的。
日子过得马不停蹄,每一分努力都有意义。
青春太迷茫了。每一天都是变数。再先进的理念,安装在还满手青春的人身上,都能被玩出五花八门的效果。再好的引导,也不是所有人的解药。
青春就是用来拨开迷茫的雾,遇见真实的自己的。弯路,谁也不能替谁走。
探索自我,本就是贯穿一生的话题。
对性格的塑造,对自我探索意识的培养,以及,在人生规划的迷雾里,犹如指明灯一般的循循引导。
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所有的拒绝舒适,继续前行,都是在帮我们靠近那个值得的地方。
有足够的时间做梦,因为生活圈太狭隘,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存在多少壁垒,真心实意地相信:全世界都在我脚下,只要我努力,就想去哪儿去哪儿,就什么都能实现。
而这个国家,真的给人一次这样的机会。只要通过一场人人能考的高考,就能换取整个人生的崭新开场。这真的是人一生一次最好的机会。
好多人年少的时候,只听从,不规划,到头来发现日子不顺意,就怪罪别人操纵了自己的人生。似乎很少会问自己,人生的选择权这么重要的东西,我当初为之奋斗了吗,用力捍卫了吗?如果没有经历努力的过程,又凭什么要求结果呢?人生规划,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再早开始,都不嫌早。
没背景的人再努力,也不过是权力者手中的蝼蚁。一朝就能回起点。原来,人生的起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学历、工作能力、经验和被放大的视野,一直在水涨船高。
人的最终,正是这些生活的好习惯——时间管理、自律、效率,把同一间教室里的人慢慢分开,送进截然不同的生命轨道。
人的自律力,也随着心理能量的消耗,慢慢减弱直至彻底失灵。直到他们通过高质量的睡眠充电成功,能量满格开启新一天。
懂得寻找合理方法,从而学会自律的人,真的会拥有更好的一生。
人类这么柔弱的种族可以统治地球,因为我们有其他一切生物都无法比拟的会思考的美妙大脑。生而为人是幸运,千万别浪费。
人做任何事,路无非两条,过程也都大同小异。放任自己,度过轻松的当下,回过头来后悔,自我厌弃。管住自己,咬牙挺过艰难的当下,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一天比一天自信。
“我生长在文理分科的国家,十九岁还在围绕‘我是文科生’的枷锁规划人生,二十岁居然变成了工科生。从此我意识到,许多当时认为的不可能,不过是视野限制造成的无知。你问我最大的收获,我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世界真大,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只看你舍不舍得下功夫挖掘。
遇到问题,不去解决问题,只想着找个埋怨对象,好放过自己,就算没有中国式父母搅局,随便换个什么别的,一样撂倒你。人生这条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归根结底和遇到的阻碍无关。靠的是你面对阻碍的反应。
越努力越有实力,越有实力越能看出,差距不是最初以为的那么一点点。
许多年,同学向东她向西,同事向东她向西。原本热闹的前进路上,走着走着就只剩她一个人。她以为自己注定孤独。走出来了才知道。原来这世上,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有这么多人在像她一样生活着。孤独之后,他们相遇,一起踩上了时代的浪潮。
竭尽全力指努力,而前者是让你最大化地提取能量,从一切方面和角度。努力是对的,但更需要的永远是思维方式和角度。
命运充满不可控和偶然,人不是一成不变,也不会都以少年的爱好为毕生事业。
学长当年超努力,所以他成功”这碗鸡汤有毒,如果努力本身不能使你快乐,漫漫前路,便只剩压力和痛苦,每天调节自己的负能量都来不及,谈何出类拔萃。
任何行业,努力至多帮你存活,不会帮你出类拔萃,只有发自内心的爱会。
人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勇敢追求到它真好。无论在考试卷上,他是差生还是优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之后,他都会变成发光体。人最大的快乐,源于他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过这一生,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这句话分三部分。首先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其次要有追逐它的勇气,追到了,还需要一生不渝的毅力。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是怎样的感觉?生得尽兴。死得无憾。
二十岁出头的人,总是太纠结还未拥有的东西。他们似乎永远想不到,只要基础打得好,他想要的,不管是相机、衣服、黄金周旅行,还是说话做事像个成熟的大人,要不了几年全都会有。会一去不复返的,是他此刻拥有的富有。意气风发的目光。带棱角的高傲。面对世界没来由的自信。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一样的年轻。一往无前的勇气。
人啊,受过挫折的地方都会变坚强。
规划人生听起来玄乎,其实不难。过好每一天便是了。
我们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垂垂老去,关键是,怎样老去。把青春糊弄潇洒完,然后一辈子能说的就那几年的那几件事,一辈子都以为人的青春一结束,生命就只剩下结婚生子养老送终。还并没有不错的物质基础让过程舒适。于是一总结人生,张口闭口“成年人的生活都充满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