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彦彦,已经坚持每天写关于书店创业的原创文章1年又68天(第433篇)。我希望我的每篇文章都可以为想开书店的你赋能,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你也为我赋能。开书店,找彦彦!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修炼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后,你看到的将不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会感受到周围事物的生发运行,会感受到万物循环往复的状态。
我最近总是有一个感觉,这个感觉跟以往完全不同。
以往我看待事情,总是会更相信自己所见所闻形成的经验,如果我认为别人没有做过这件事或者能力不如我的时候,我会很喜欢跟别人介绍我的经验做法。
但我以前并没有这么深的觉察,也并不觉得自己会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待别人,也不觉得自己内心是骄傲的,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是挺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但其实,这就是一种傲慢。
樊老师说,我们要觉察这样的傲慢,才能去除我执。
当我发现我内心里有这样的傲慢时,我就会发现,评判之心由此而生。等我心里认为别人某件事不如我时,我心里会对他有所评判,而且难以真正倾听或接受他的意见,反而会试着去说服他来听我的。
在我觉察到之后,我就可以慢慢放下自己的傲慢,多听对方意见,多接纳彼此的不同,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沟通、达成一致。
最近这样的感觉,会让我发现,我开始越来越注重万事万物的本质,开始懂得从表象之下发现真正的规律,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就是那么简单,我们只需要静静感受、用心去做好自己就好了。
如若不了解事物的本性规律,轻举妄动,只会带来不吉。如若我们了解世间万物的本性规律,将变得更加善于容纳万物。而这种容纳之心,将会消除我们自己的偏私之心。
昨天我和我的好闺蜜兰兰聊天,我们俩一不小心聊了两个小时,很久没有这样畅聊,觉得很开心。
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关于【接纳】的话题。她说她最近遇到一系列的事情,都在修【接纳】的功课,把心量修得越来越大,转念之间就获得更多。我觉得我们俩特别像的地方,就是我们都特别愿意为别人着想,特别愿意去包容接纳,互为镜子,多看见自己身上的不足,多看见别人身上的闪光。
今天看到这段话,我就在想,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也是因为我们俩一直都非常清晰自己内心的追求,所以我们一直都遵循着内心的“道”。因为有这样的格局眼光,把心态放得更加平和,就可以更容易放下“我执”,实现自我的修行。
昨天第一次听兰兰说,我对于她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非常感动。我们虽然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和闺蜜,但我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对她形成如此多的影响,当她一件件告诉我时,我的眼泪也盈眶而出。
其实我也十分感谢兰兰,每次当我做出什么决定时,她也总是义无反顾站出来支持我,和我一起相信并看见。每次当我遇到自己都无法淡定的事情时,总会选择先和她说,她也总是第一时间来支持我,让我特别感动。
我很庆幸我们俩是这样的心照不宣、这样的同频吸引,这样的互相珍惜。我们都特别愿意去当对方的容器,用满满的爱去呵护。
感恩,庆幸!
如果我们不是拥有这样的伙伴,用这样的心态在用心经营生活事业友情,今天的我们无法走到这样的位置上。如果我们不是一直遵循着核心之道在做好这份事业,将来我们也许会不小心掉入“自以为是”傲慢的坑,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反而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我突然想起一个成语:“虚怀若谷”。
确实,真正有价值的在于虚。我们是否可以足够放空,是否可以关注我们所没有意识觉察到的,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量,去包罗世间万物包括我们所不喜欢的。当我们用这样的“虚”去探究世间的“实”,会离真正的“道”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