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择一事,一事守一生——樊锦诗

我时常在想,我们年轻一辈与老一辈相比,到底欠缺了什么?

看了《故事里的中国》樊锦诗篇,我大抵明白了,那就是有意义的坚守。

我很早一直想去莫高窟走走,奈何因为疫情一再搁浅。

听到《故事里的中国》这句话,莫高窟真的是老了,毕竟她已经一千多年了。

我们保护她,其实是与时间赛跑。更是让我下定了决心去看看她。


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从不在意吃穿。

在不足20平米的房子里,在土炕土桌土书架的艰苦条件下,

为了工作的方便,剪下一头利落的短发。

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别人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樊老师选择与莫高窟相守。

长达19年夫妻分居的生活,最终有幸相聚在两人相守的莫高窟。

樊老师对莫高窟的爱,对丈夫刻骨铭心的爱,支撑起她生活的全部。

我想,越纯粹的人,上天也会给予她越纯粹的奖励。


十几岁的时候响应号召,实习敦煌。

孱弱的身体,明知这条路无比艰辛,却走的无比坚定。

将一份沉甸甸的考古报告当成一份作业,誓将这份作业完成至100卷。

只因为这是我们民族多彩灿烂的文明。

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正因为有了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苏伯民等人,

才有了敦煌的传承。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再到数字敦煌的大胆设想;

樊老师每一步都走的无比坚定。


因为常年处在西北,也练就她性格里的坚韧。

因为对工作的高标准,也让她有些许严厉与不近人情,

常被人在背地里骂死老太婆,我不知道一个人要在多少夜晚,

独自消化完这些恶意。


樊老师在书的封面上写着“我心归处是敦煌”,

愿我们都能找到我心的归处。

我在敦煌等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