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诸葛越
时间:2024.2.28
背景介绍:诸葛越,Hulu全球副总裁。清华本科,斯坦福计算机博士。两个孩子的母亲,《魔鬼老大,天使老二》作者。
第一节:
好公司会录用什么样的年轻人
1、问: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把他培养成独立的人,让孩子最终掌握独自谋生的能力,即使脱离了家庭和父母的庇护,也能成功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2、教育的终局思维
作为父母,你要的终极目标不是把孩子送进名校了事,而是帮他走出校门以后,还能够杀出重围,让好公司、大公司愿意吸纳他成为新鲜血液,或者让他有能力创立自己的事业。
3、我们今天的世界发展非常之快,具体体现在:其一是事情发生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二是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不平均。
4、总体来说,我这些年,不管是招人还是管理人,算得上阅人无数。真正的好公司,总是愿意给优秀的年轻人机会。
这样的年轻人,通常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长时间地专注,对自己有合适的认识,对未来有规划,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5、面向未来的四类技能:
1)这是一棵顶上有星星的圣诞树,树身分成上下两段。底下宽的那段,叫做基础技能,上面尖的那段,叫综合能力。树的树干为成长心态,而树顶上的星星,指的是身心健康。
2)在我看来,一个人把多个基础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或者多个人一起组成团队,把每个人不同的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就是综合能力。
3)综合能力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中学,是可以跟基础技能一起,同时长大的。一开始做的也许是小事,到长大了才能驾驭大事。
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后劲会特别足,也更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东方教育偏重基础技能,西方教育更注重综合能力。其实一个出色的孩子应该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4)人要有主动阅读的能力,不断学习新东西,要有批判性思维,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有了这个不断成长的树干,这棵树才会长大,才不会死掉。
5)许多人都知道哈佛大学著名的研究成果,最幸福的人,其实并不是最聪明或者是最有钱的,而是有最好亲密关系的人,能够帮助他人并感觉到自己价值的人,或者周围有很多好朋友的人。
另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不会完全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应对挫折的能力,也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
第二节: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四件事
1、第一件事:价值观塑造
你传递给孩子的,基本上不是你嘴上怎么说,而是你真正认同什么,怎么做。
2、第二件事:时间管理
问:怎么教会孩子时间管理呢?有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答:1)让孩子看见自己的任务
方法:时间是很抽象的东西,对小孩子来说,理解困难,你就帮他用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时间长短画成大圈小圈,或者长条短条,让孩子看见他有多少工作。
2)提前准备
方法:父母要帮他养成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准备的习惯。最简单的训练可以从准备第二天的物品开始。
3)简化和统一规则
方法:可以给孩子一本自己管理的日志,也可以用电脑,让孩子有意识地记录自己要做的事,要见的人,还要学会分类。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让孩子很好地做记录和分类,这样他就能有自己驾驭自己生活的感觉,之后再慢慢地学会自我管理。
时间管理对孩子的基础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大、非常好的作用。
3、第三件事:阅读习惯
方法:阅读与我讲的技能树点树干,就是成长心态也有关。一个人的成长心态,最主要的培养方法,就是阅读。
1)孩子小的时候,睡前故事非常重要。
2)让孩子一直有一本正在读的书。
3)不限制,不干涉。
4、第四件事:运动习惯
好处:
1)运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好处非常多,不仅是对身体好,对大脑思维有促进,而且有利于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培养,比如吃苦精神。
2)很多运动需要跟别人配合。在团队中,有时候你做得很好,但别人做得不好,也会输。在运动中,孩子会学会怎么接受失败。
运动与“技能树”中的身心健康很有关系。
第三节:
教育孩子不必花大力气的事
1、陪孩子做作业
1)关于孩子的功课,我听到的来自老师最好的建议是:即使孩子错了,你也不要去改,否则老师就不知道他什么懂什么不懂。
2)父母真的能放手的话,有个前提,就是你从小要灌输给孩子一个观念:学习是他的事,不是妈妈的事,妈妈有妈妈的职责,学习是他的职责。
即便孩子有不懂的问题,你也不应该包办代替,你完全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也不肯定,可以给你提两个建议,你可以想一想,但是我不负责,你也完全可以不听我的建议。”
2、无微不至的照顾
1)事无巨细,管得特别多的家庭,一般孩子缺乏主动性,长大也很少会有大出息。
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你如果帮他清除了所有的障碍,他就会认为世界理所应当是一马平川。小的时候遇到矛盾,父母帮他去解决,那到大学呢?到工作呢?如果没有别人帮他去解决的,他就可能会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
所以,建议放手生活上的琐碎小事,只管大面上的,比如健康、品德。其余的事,我们要忍着不去管,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就可以了。
3、可以身教的事
1)你只要自己做好了,孩子就会做好。你想让孩子怎么做,你自己怎么做就可以了。
相反,你自己做不到,天天教育也不会成功,除非把孩子变成两面派。
4、书本上严格量化的事
1)不要去迷信那些很具体的标准,试着把那个标准放松,比如加、减六个月到一年。
另外,如果你跳出来,在稍微远的时间距离上看,每个孩子真的都会长大的,不需要让他在3岁的时候会5岁的事,他该成长多快就成长多快。
做父母的,能够享受跟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很好了。
2)在我们这个父母很多时候都很忙的时代,除了坚持做那些重要的事,我们更要学会放手。
具体的作业尽量不用去管,生活琐事尽量少管。能身教的事,就不口头唠叨。
更不用迷信育儿书上那些严格的标准,既不花太多时间让你的孩子跑赢标准,也不用担心他不达标。没有孩子长不大的。
第四节:
用工作方法培养孩子
1、可以说,我不是要把孩子培养好了变成“别人”,而是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我们周围的人。
2、以始为终的学习目标
1)文科是要靠积累的,学文就是要融会贯通。
我给我的孩子学文科列的目标基本上就是实用,要能够写好文章,能够清晰地交流,能有自己的创意和思考。
2)学习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真正懂得,是为了真正学好,在工作中使用。这就是从工作中学到的第一点,看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你就会知道小孩应该推什么,不应该推什么。
3、持续有效的沟通
1)要把工作场合定期沟通、保持交流的习惯,带回家,用在孩子身上。
2)至于具体怎么做,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1. 婴幼儿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做的最好的方式是陪伴,是和他们一起去看这个有趣的世界。要多跟婴幼儿说话,不厌其烦地解释看到的世界,哪怕你的孩子还不会说话。
2. 学龄前的孩子,讲故事是很好的方式,你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编故事,让他们做故事的主角。
3. 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应该保持睡前谈话的习惯,听孩子分享他一天的见闻。
这么做,能帮孩子整理他一天当中的经历,发现那些重要的事,既能帮他解决问题,还能发展他的表达能力。
4. 孩子到了中学后,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变得不是很通畅。这个时候,更加要让沟通变成习惯。比如说可以固定时间,每天晚上找一个睡觉前的时间聊一聊,或者周末找个时间聊一聊。
3) 和大孩子的沟通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
——多听少说,不要批评批判孩子的观点。
这点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他们都是忙于把自己的观点加在孩子头上。
——不要有了问题才沟通。
持续不断的沟通非常重要,沟通要一直做,要很自然地去做。
3、充分的尊重和授权
1)但是从初中开始,我基本上就放手了。我定一些大的目标,比如学习要学好,体育锻炼要做,当然品德上不能有问题,大事情做好了,具体的东西我不管了。
后来发现这种平等对待的方法,非常有助于这个孩子的发展。
2)父母应该这样想象,我们跟孩子也像在公司里跟其他人一样,是一个团队,大家是有共同目标的。
这个共同目标包括孩子的成长,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成长,要全家一起做,但是大家能力不同,分工不同,孩子并不需要要跟大人想的完全一样。
第五节:
养育孩子反向提高职业能力
1、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对父母自身技能的提升,其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1)情绪管理的提升
2)学习方法和教育理论的更新
——观察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就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这些新方法新观念,对于父母自己的终身学习,也是很有价值的。
3)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六节:
职场妈妈的时间管理
1、 孩子要养好,自己的发展也不能耽误,怎么管理时间,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我会跟你分享三个要点。首先是要事第一,抓住重点。其次是要大胆放弃,简化生活。第三点是要找到方法,优化方案
2、要事第一,抓住重点
1)首先你要承认现实,在你有了孩子,又同时在工作的这些年之内,可以说永远都有100件事情在等着你,你是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什么都有的。咱们得认清现实。
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想一想,退后一步,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三件事,并且把它们排出顺序。
2)在想好了最重要的三件事之后,你在很多时候就可以不纠结了。这个原则,主要目的是解决冲突。
3、大胆放弃,简化生活
1)先给你一个建议,老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你试试仔细记录下一周的每一天、每个小时你都在干什么。我相信,只要做这个记录,你就会发现,这当中有很多浪费掉的时间。
2)说到放弃,不是一件件让你盘算,那样又要浪费不少时间了。最简单的办法是,整体地放弃一类事情。
4、找到方法,优化方案
——那些不想砍掉、不能砍掉的事,就要想办法优化方案,缩短时间。
第七节:
组建团队,不要一人战斗
1、就像在公司里面,想要做成事,一定要一个团队来一起做一样。我们在家里教育孩子,也需要利用一个团队。
谁会是你的队友?
我把他们分成三类:
一类是孩子的爸爸和亲戚、长辈;
第二类是一些可以花钱雇来的人,比如像保姆、小时工等等;
第三类是友邻和朋友。
2、依靠伴侣和亲人
1)爸爸应该担负跟妈妈同样的责任和义务。
2)好的策略是爸爸和妈妈分工,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一半一半,首先要让爸爸知道,他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职责应该是清楚的。
3)爸爸其实应该在孩子教育当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4)摆正位置,明确第一负责人。
带孩子这件事,第一负责人始终是父母,长辈是来帮忙的。
这个位置摆正了,那就很明确,规矩应该是由爸爸妈妈树立的,遇到冲突的地方,要耐心地跟长辈谈谈,求得认同和支持。
5)要心存感激,该让步就让步。
6)你希望长辈能理解你,同样的,你也要理解他们,这样关系就能处理得比较好。
7)善用社会资源
杂事其实非常花时间、精力。能用钱解决,就能给你自己腾出手来,在职业上有更好的发展,或者把精力花在教育孩子上,花这个钱是非常值得的。
3、借助友邻支持
1)关于养孩子,有句英文,“It takes a village”,就是要有一个村子的人来养这个孩子。
孩子不是完全只属于我们自己,属于家庭,他也属于社会。
2)父母应该有意识在自己家附近,找到几家非常要好的朋友,孩子差不多大就行,也不一定非要是同学,男孩儿、女孩儿都没有关系,但是至少能玩到一起。然后这几家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亲密的支持系统。
3)聪明的妈妈,不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而是要学会调动爸爸的潜力,正确地依靠长辈,用钱解决一些问题,然后主动地给自己家建立起一个朋友邻居的支持系统。
4)真正强大的女性,会把养育孩子当做提升自我的机会,重建生活和工作的秩序。
墨珏
20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