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的都江堰,不仅成就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也因其景色秀丽、古迹众多,而惹得游人如织。人们在宝瓶口驻足观瞻、在安澜索桥上摇摇晃晃时,也记住了主持修建都江堰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二王庙凭吊的香火依旧鼎盛,袅袅的青烟萦绕升腾,于弥漫之处,仿佛依稀还能体会到公元前251-256年间,那段艰苦卓绝、人定胜天的火热场景。然而,这一切如果没有60年前(公元前316年)的那场辩论,以及因辩论决定的那场灭国大战,恐怕都江堰能不能开建,又会不会为今天留下一座中外驰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犹未可知。
就在中原腹地的战争接二连三,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的几个小朋友——蜀国、巴国、苴(cha)国也闹起了矛盾,兵戎相见。蜀国为蜀地原住民蜀族所建,因先祖参与武王伐纣有功,被周王室承认,位列封国。虽不及同在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强盛,但民风尚武亦能传国十三世,绵延729年。蜀国不仅能自我保全,还在公元前368年出兵灭了周边的原生态小国昔阝(ji)国、平周国。得胜的蜀王杜尚,在疆土扩大的喜悦中,要将新地盘建设成为蜀国的附庸国,俨然要做个小范围的“蜀天子”,敕封其弟杜葭萌为苴(cha)国国君,也称为葭萌国。巴国与蜀国的情况大致相同,由巴人所建,同样参与了武王伐纣,被封为子国。(周朝分封诸侯时,按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为子的诸侯国为子国)。巴蜀毗邻而存,却为世仇。苴国虽为蜀国藩国,与蜀王同宗同族,但在面对蜀王日益频繁的纳贡要求时,却倒向了巴国的怀抱,巴苴之间经常联手与蜀国争斗。乱纷纷的天下,纷乱无处不在。
公元前316年,蜀国又一次击退了巴国的来犯之兵,看着夹杂在巴军之中的苴国兵卒,蜀王杜芦杀机顿起:“不听话,越来越不听话了,之前还是暗通,这次直接明着来了。抗税拒贡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胳膊肘往外拐,帮着死敌打自己人。好吧!我看这个窝里反的苴国不要也罢。来人,传令五丁力士限期打通石牛道,发兵讨逆!”然而,没有人知道,其实蜀王不仅仅是为了教训苴国,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更让他挂怀。必须尽快打通石牛道,拿回那件宝物,免得夜长梦多。
蜀王的咬牙切齿,让苴国慌了神。盟友巴国新败,自顾无暇,凭自己一己之力对抗蜀国,无异于螳臂挡车。“这可如何是好呀!”苴侯一脸愁容暗自神伤。他知道这次蜀国大哥是真生气了,后果将会是相当的严重。原本只是派兵悄悄引路,好让巴国顺利攻蜀,谁知道巴国竟如此不济。更可悲的是,他派出去的引路兵卒,都是些没脑子的家伙,也不会掩饰一下,明晃晃的站在巴军之中,好歹也换成巴军服饰呀!这下好了,让蜀王发现了,还想借巴蜀之争坐收渔翁之利,结果连自己也搭进去了。蜀军兵临城下,不仅君位不保,看架势这血脉情分也留不住他的项上人头了。烦躁不堪的苴侯目光迷离,坐在并不气派甚至有些质朴的王座上独自发呆。
“恭喜苴侯,贺喜苴侯!”人未至,声先到。被猛然间唤醒的苴侯恼怒不已,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这个时候是哪个不知死活的蠢材,这么没眼色,大呼小叫的如此放肆。正欲发作,然定睛一看,硬生生的将火气憋了回去,一个他惹不起的人来到近前。来者张若,蜀王近臣,秦国专使。为什么会有两个身份呢?原来秦国觊觎蜀地沃野富饶,早有吞并图谋之心,然而蜀道艰险,发兵不易。秦王(另说是张仪)以诡计诱诈蜀王,精心雕铸石牛五头,内设机关,扬言神牛现世,能食草粪金,为结秦蜀之好,将送于蜀王。但苦于蜀道阻隔,无法成行。蜀国偏安西南,崇尚神鬼乱力,信以为真,征发民力,凿山开道以迎神牛,实则是中了秦国图蜀之计。而苴国为蜀国藩属,位于秦蜀之间,负责修筑金牛道,以便神牛入蜀。秦、蜀、苴三国签署合作协议,由蜀国、苴国负责劈山开道,张若负责三国之间的衔接沟通,身份自然尊贵。
苴侯苦笑一声,“喜从何来呀?”。张若兴高采烈的答道:“神牛入蜀、苴国负责金牛道,工程进展顺利,不日即将完工。且蜀王遣五丁力士修筑石牛道,连接蜀苴,也将融会贯通。神牛入蜀,苴侯可是大功一件,如此怎能不贺呀!”苴侯这才想起来这件大事,但此刻,他眼珠子溜溜一转,并没有去关心金牛道,而是从张若的身上,看到了存国保命的希望。“上差久居峻岭,日夜操劳,才使工程进展神速,辛苦之至,本侯感念不尽。然则,苴国危急,灭国授首之祸就在眼前,哪里还能再去享受这莫大的功劳呀。”张若有些不解,确实他远离朝堂太久,国事已知之甚少。苴侯将忧闷之事详细说与张若,言罢,“事已至此,唯有上差可救我于水火之中。”苴侯哀求之状,溢于言表。张若不禁动容,“苴侯请讲,但有所请,定当不辞,以助苴国脱困。”苴侯趁热打铁:“承蒙上差不弃,可否以三国调度使臣之名,亲赴秦国,请秦王居中斡旋,一则可免去因战事将起,而使秦蜀交好之愿落空;二来也可保全苴国,留我性命。”张若听罢,觉得此法可行,当即应承,且不拒艰辛,即日启程奔赴咸阳。
蜀王修石牛道为的是尽快迎取神牛,一并攻伐苴国。而秦国蛊惑蜀苴开通蜀道,为的是攻取蜀地。张若的咸阳之行,为苴、为蜀、为秦,当然也是为了自己能因功得利于三国之间。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只有秦王宫中的君臣们,看在眼里,嘴角挂出了一丝狡黠。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张若这一来,居然引出了一场千古名辩。
正可谓:天上不会掉馅饼,金牛道上无金牛。企业经营不投机,为人处世不贪利。无端受惠须谨慎,勿忘秦宫有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