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0313
是不是有时候,总有人觉得自己英语超烂,英语简直就是个大难题,干啥都不行?今天咱就说说背后可能的原因,其实这可能是一种心理学现象 - 证实性偏差!
啥叫证实性偏差呢?就是当你心里认定自己英语不行,就会不自觉地各种找证据来证明。证实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也叫确认偏误、验证性偏见,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支持和记忆那些能够证实自己已有信念、假设或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轻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
在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做不出来的语法题、死活记不住的单词,而忽略了自己已经能流畅表达的口语部分?越看错越觉得自己菜,学习也越来越没信心,不敢挑战难一点的,比如读英文原著、看无字幕电影,结果英语水平就一直提不上去,这不就更觉得自己英语差了嘛。
社交场合也一样。英语角里,明明有想法,却怕犯错被笑,愣是不敢开口。看着别人说得那么溜,心里更自卑了。还有一些国际交流活动,或者外企的工作交流场景,你总是默默躲在角落,即使被邀请发言,也是支支吾吾,简单应付几句就结束。因为害怕出错,不敢运用那些学过的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只敢用最基础的表达。这样一来,口语得不到充分锻炼,英语水平自然难以提升,进而再次强化了“我英语不好”这个想法。
而且在记忆与归因方面,也存在着证实性偏差。每次英语考试或日常练习后,我们的大脑好像被设置了程序,只对错误的部分格外敏感,那些答对的题目、取得的进步,就像过眼云烟,很快被遗忘。分析原因的时候,更是简单粗暴,一股脑把锅甩给英语能力差,从来不考虑是不是因为粗心大意看错题,或者这次题目难度远超平常。例如,听力考试中因为走神没听清楚而丢分,却觉得是自己听力理解能力不行;写作中因为标点符号错误被扣分,却归结为自己英语写作水平欠佳。长此以往,这种片面的记忆和归因方式,让“我英语超烂”的印象在心里深深扎根。
那么,该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呢?
首先,要学会积极记录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准备一个小本子,每天记录下自己学会的新单词、成功运用的新语法、一次流畅的口语表达。每周回顾一次,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进步。
其次,主动寻找挑战并改变心态。不要把英文原著、无字幕电影当作洪水猛兽,从简单的开始,每天看几页、看几分钟,逐渐适应。参加社交活动前,提前准备一些可能用到的表达,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犯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最后,全面客观地分析学习中的问题。每次考试或练习后,认真分析每一道错题,将原因细致分类,是知识漏洞、粗心,还是技巧欠缺,针对不同原因制定改进计划。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克服证实性偏差,用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对待英语学习,下次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英语其实没那么差,甚至还挺厉害!
#关于认知# #证实性偏差# #自我提升# #积极心态# #心理现象# #众晟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