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oly
微信公众号:一口袋星光
一、购物车存在的意义:
①边逛边买,更符合线下的购物场景。
②多个商品合并购买,提高了客单价。
③“加入购物车”相比“立即购买”,就像一个缓冲,没有紧迫感,同时也提醒用户已经完成了购买的第一步,再有几步就购买成功,无形中对用户是一个鼓励的行为。
④购物车往往承载了“收藏夹”的功能,大部分用户选择先把心仪的商品添加购物车,比较鉴别之后再决定购买。有点类似国外电商的“添加心愿单”。
⑤购物车体现了最丰富的优惠信息(满减、满就送、满包邮、搭配套餐、可领券等等)
⑥购物车同时也减少了运费成本(多个商品同时购买和单个商品购买往往运费是一样的,无形中减少了物流成本,不管是对平台和用户都是有利的)
立即购买,更加的是偏向于让用户直接下单购买,当处于移动端的时候,受屏幕限制,多叠加选择不利于用户的购买体验,更倾向短路径。用户零碎时间购物的时候,让用户立即购买,有利于促进成交。
淘宝有“立即购买”、京东没有为什么呢?
淘宝是C2C,用户购买可以添加到购物车集中支付,也可以针对单个商品立即购买。
在淘宝这么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卖家的经营模式的一般都是爆款模式。用爆款吸引消费者进店,搭配销售款,配合优惠券,提高客单价,商家才有利润。所以购物车要承载单店铺内组合购买的需求。
猜测京东主要强调自营B2C,而单个商品购买,会增加物流等成本,所以京东只有添加购物车,让用户集中支付。
购物车更适合“逛”的场景,而一些时间限制比较强的团购、抢购类产品一般只有“立即购买”,而不设置购物车。
2、购物车应该展现什么信息?
购物车展现什么信息
①体现商品信息:展现图片、商品名称、价格、数量、尺寸、颜色等。让用户能迅速明白这是哪些商品,不然用户还要去详情页再看一遍,这样设计能加速用户决策。
②体现优惠信息:目前优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品的优惠,即直降。另一种是多品优惠,比如满减、满送、搭配优惠等(同品类、同品牌、同店铺等),可领券,购物车是体现这些优惠信息的地方。
③对商品的操作:勾选、删除、加入收藏、编辑(改变颜色、尺寸、改变数量)、结算。
④包括优惠的订单金额展现:单价、总价、优惠价格、和优惠后的总价,跨境电商的税费等。
注意:购物车显示的总金额不包含运费信息。后面具体分析
3、促销优惠信息和卡券信息
促销优惠信息
填写核对订单信息页面
①促销活动信息放在购物车页面
②卡券以及账号余额等其他账户内容的使用放在填写核对订单信息页面
促销活动优惠信息的位置
jd和国美以及天猫超市、考拉,促销优惠信息体现在购物车,比如满减。但是卡券信息放在填写核对订单信息页,比如满100减10的券。
注意:一个是活动优惠,一个是优惠券
特例:淘宝把店铺的促销信息和卡券信息都放在填写核对订单信息页
4、运费的呈现
购物车的总价是不包含运费的
运费的金额在“填写核对订单信息页”展示
目前大部分的电商运费的呈现都是在 “填写核对订单信息页”。原因是运费的多少是和收货地址相关的。
但是在购物车页面的总金额会提示用户不包含运费。重点在于不要给用户造成欺骗的感觉,另外在运费的展示上,如果运费很贵(比如大件)需要明示有额外人工和运费。
还有一些电商提供运费的几种选择,让用户参与到运费额度决策,减少这种突然增加开销的不适感,认为是自己的决定。
现在更多的一种情况,满49元包邮,在购物车页面不断的提示用户,还差XX元即可享受包邮,这样既解决了客单价低包邮利润低的情况,同时把决定权扔给了用户,当用户没有买够49元的时候,也默认了自己要交运费。
5、未登陆状态下添加购物车商品
未登录状态的购物车
用户未登录状态下,购物车商品存储在本地,登录之后账号购物车则和本地购物车商品合并。
6、各终端购物车商品的一致性
APP、PC和H5购物车的商品在登录状态下理应同步展示。
各种活动优惠和优惠券的叠加使用规则
作者:hooly
微信公众号:一口袋星光
我会在微信公号上持续更新我的文章,你来讨论我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