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思考,快与慢》读书系列笔记7(关注北冀小棠读书会追更)。
一、神化的光环
(1)“颜值即正义”:以偏概全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安于陪伴”。
通常,与异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始于颜值”,因为对方长得帅或漂亮,因而吸引我们主动接近他/她,并且我们还会认为,“你长得这么好看,说什么都对”。
重庆市某权力人物被判刑时,不乏有人在看到照片时,不敢相信长这么周正的人会犯法。
国外有个罪犯因长得太帅,入狱照公布后,迅速在网络走红,出狱后开启模特生涯,走上人生巅峰。
这就是典型的“光环效应”现象:一个长得漂亮或长得帅的人,我们就会觉得他/她自带光环,认为他/她具有更好的内在品质:聪明、有趣、慷慨、善良、友爱等。而且我们还会推测他/她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正是光环效应的拿手好戏。
让人惊讶的是,统计学上表明,这些长得好看的人,经常真的符合人们的评价:他们确实更聪明、更有趣、更有雄心壮志,也更成功。事实进一步证实并巩固了人们的观点,也使得光环效应更加根深蒂固、难以摆脱。
(2)顺序真的很重要:先入为主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举了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的一个经典实验。他假设有两个人,一个叫艾伦,一个叫本。俩人各用一组词语描述。
艾伦: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忌妒心强
本:忌妒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
受试者普遍选择更喜欢艾伦,因为描述艾伦的词语中,正面评价先入为主,改变了后面负面词语的含义;本的情况则相反。
受试者普遍认为聪明人有理由固执,并且还会尊重他这一点(聪明人哪能没脾气呢);但一个忌妒心强又固执的人,如果还很聪明的话,我们可能会觉得他是个危险分子。
当我们把两组词放在一起看时,很容易发现这两组词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出现的顺序。然而理性归理性,在系统1这里,你却无法改变对艾伦和本的初始印象。
第一个出现的词产生了光环效应,消解了后面中性词的歧义,比如“固执”。
顺序真的很重要。
我们用成语“朝三暮四”来嘲讽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常常被聪明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但其实,先给三个还是先给四个,也许对猴子来说,确实是有区别的。交易的时候,先收80%的定金,跟收20%的定金,心理感受截然不同。
二、光环效应的可能后果
光环效应容易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后果。
如果你只因为某个男生很帅,就无脑迷恋,塌房时,当初爱得多么死去活来,形象破灭时就有多么痛苦;如只因对方长相便嫁娶,婚后光环褪去,一地鸡毛,最后也许会离婚甚至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企业、成功人士的案例中,也充斥着无数光环,《基业长青》中的企业,已有许多不再伟大甚至消失,各路成功人士的传记固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当你想按图索骥、复制成功路线时,却发现根本行不通。成功有太多的偶然性,但畅销书只会挑一部分值得写、有传播价值的方面来宣传,如果把其中的观点当成全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那可能会死得很惨。
基金行业特别善于利用光环效应来卖产品。每年都有明星基金和经理涌现,以此吸引一大波投资者,但真正赚钱、长期赚钱的基金很少,能长期保持超额收益的更是寥寥无几。“涨时爱坤,跌时菜坤”,狂热追捧张坤的时候甚至建了全球后援会,跌下神坛时被骂到狗血淋头,基民们的感情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为了思维连贯性,系统1不惜简化世界,给人、事、物贴标签,无视各种复杂性。系统1夸大了评估的一致性,让我们相信: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全都很坏。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没有任何中间地带,不接受灰度。而这,是无法匹配世界的复杂性的,如果在重大决策上认识不到这种局限性,后果可能很严重。
三、如何避免光环效应
想要避免光环效应,很重要的一点是:消除错误的关联。
一群人共同判断时,准确率会更高,尤其是各成员的判断相互独立时,互不关联的错误之间会彼此消解,最终的结论会更趋近于事实。
独自做判断时,最好从大量相互独立的来源中获取最有用的信息,交叉验证;听到消息时,不要着急下结论,“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待更多证据浮出水面。生活中,大多数事情并没有急迫到必须立刻、马上做决定;即便是最紧急的时刻,通常保持清醒冷静,也比冲动更有帮助。
爱生活,爱读书,我是北冀小棠,跟我一起向上生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