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钟学一个新知识,
这里是【每日一课】,
你好,我是树文。
前面我跟你分享了几种开场的技巧,相信你已经对演讲开场有了新的了解。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头有尾,演讲自然如此。
在我们很多的演讲课上,老师会告诉我们演讲要“虎头”、“猪肚”、“豹尾”,但是怎么做到豹尾,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这节内容,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一个演讲的收尾。
演讲好比是一场头脑旅行,不管是10分钟,还是30分钟,你带着听众去一个他未曾去过的地方,你就是他的导游。
不管是旋转木马,还是历经沧桑,不管是炉边灶台,还是世间繁华,旅行完了,记得把他“送回来”。把他“送回来”就要靠一个好的结尾。
今天分享给你三种常见的结尾套路,他们别是:
1.重复;
2.积极召唤;
3.送出“礼物”。
下面我们来逐一拆解:
01
重复
如何做到重复呢?可以使用高密度的排比句,来强调你的观点,重申你的核心信息、你的价值主张。
2010年杰夫·贝佐斯的演讲中,在最后的结尾处,他说:
你们会如何运用自己的天赋?你们又会作出怎样的抉择?
你们是被惯性所引导,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
你们会墨守陈规,还是勇于创新?
你们会屈从于批评,还是会坚守信念?
你们会掩饰错误,还是会坦诚道歉?
你们要不计一切代价地展示聪明,还是选择善良?”
这样一组排比句非常有气势,它有两个典型的特点:
第一,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重复的是贝佐斯演讲的观点,是运用聪明的天赋还是选择善良;
第二,中间每一句排比,都是一组反义词,比如墨守陈规和勇于创新、屈从批评和坚守信念。
在这两个特点组合下,这个演讲结尾营造了气势,更让观众记住了贝佐斯“选择善良”的观点。
除了排比之外,另外还一种重复的方式。你可以选择一个金句,叫做“演讲之眼”——让一句话在前面的演讲中出现多次,最后结尾时,再把这句话说给听众,或者请听众说出来,往往会取得惊人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丁·路德·金的那句“I have a dream.”
02
积极召唤
就是鼓励大家即刻行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召唤内容必须是可以快速且便利实施的。比如你号召观众马上出发旅行,这几乎无法做到,号召的推动效果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我在听邵恒头条时,邵恒在一次演讲的最后,她号召观众给身边的人一个拥抱,这个效果就非常好,观众立即执行的成本很低。
03
送出“礼物”
这个礼物是打引号的,不一定是实物,而是一句忠告,一个笑话,一个故事,或一个出人意料的金句,都是演讲结束时,最好的礼物。
这种结尾在运用时要注意,礼物型的结尾本身就构成高潮,演讲应该在高潮时戛然而止,千万别画蛇添足。
以上就是演讲结尾的三种收场方式,分别是:
1.重复;
2.积极召唤;
3.送出“礼物”。
今天的每日一课就到这里,恭喜你又学会了一个演讲的表达技巧。
我是树文,我们明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