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龙:青年导演,青年作家,考虫英语老师。
著有《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浪费生命》《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书籍畅销百万册。
2018-01-21 李尚龙老师为大家分享干货:究竟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
李老师百忙之中被邀请来参加微课,言简意赅,语速飞快得从以下三个角度跟大家分享:
一、三种写作手法
1、日记体:每个人都可以去写,都有资格去写的文体。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不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日记是提高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每天复盘,思考,总结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有两三句。
a、写你今天的感受:或许就是以后文章的金句。
b、做生活的记录者。当老师的时候把比较有趣的学生,好玩的故事记下来。《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在浪费青春》就是一个人的真实经历。把文章平铺直叙写下来,还要思考,读者会从中得到什么,文章是否具有普世意义?
太宰治一直处于自杀和写作这种行为艺术之间,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记录自己本身就是一部作品。像莫言,永远都在写山东高密县,余华也总是那个年代的事情。他们都是很好的生活记录者。
c、记笔记。看话剧,看电影。记台词,很好的金句。看书也是如此。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记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写作最重要的是找到生命的意义。
2、网文、微信文:是很多以文为生的人要写的文章类型。其实本质就是:故事+所谓的金句
思考一个问题,对方希望看到什么,得到什么,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般不超过两千五百字,读者大多是在路上,利用间隙时间去看。
3、坚持下去,最终的归宿就是小说,就是完整的故事。
一步步过渡,从网文,到短篇,中篇和长篇。
最后能写出在结构、人物关系和细节方面没有bug,并且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就是高手。
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年两年或者更长时间,需要慢慢打磨。
推荐作品:宋方金《给青年编辑的信》,罗伯特麦基《story故事》。
二、如何分配时间
如果真的很难有两三个小时集中写作时间,那么保证每周最少这么多自己的时间,坐下来扎扎实实地写,才有可能达到心流的程度,写出思路流畅的作品。
陈道明老师说,如果肚子里没有三千部作品,五千部电影,就不要说自己是从事写作的。
为了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写出更好的文章,有如下三个建议:
1、要养成读书和看电影的好习惯。否则会丧失所有输入的可能性。
读书是什么?就是在短时间之内把一个人用一年或者更长时间之内知识的结晶输入到大脑之中。写作者用一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写,让读者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作品,这是写作最好的终极状态。建议大量地输入,然后才能够更好地输出。
2、跟大家分享一个诀窍:每天要有自己不被打扰的时间,独处和思考,进入写作的状态。
3、无论你是朝九晚五还是什么,每周一定要有两个小时的头脑风暴,跟自己作品交流的时间,这样才能够写出更好的东西。
如果挤不出时间,就要学会放弃。舍得,有舍才有得。有些是根本没有必要要的。
任何写作者,更是生活的富裕者,不光是金钱富裕,也需要时间富裕,精力富裕。
输出倒逼输入。有专栏任务不得不逼着自己学习。
好的作家要学会喷空,就是吹牛的意思。这样才能够不停地写出伟大的作品。
脑子转得快,是因为一直处于备战的状态。因此养成写作和不停讲话的习惯,非常重要。
三、写作的结构
最好的写作是可以把作品缩成一个词,或者一句话。
所以最开始要想清楚,要跟读者写什么,说什么,这个词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
故事大于道理,故事高于道理本身。通过故事反映道理更有意思一些。
最后希望大家写作愉快,都成为更好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