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长、面鱼和烧饼
宋南极放下手中的鱼竿,赶紧蹿过去找。活蹦乱跳的鱼儿很快就被找到了,是一条一扎来长的金色鲤鱼。
“我刺儿,你们看嗨,我刚才钓的是个鲤鱼管儿,哈哈。”尽管鱼不大,而且嘴巴也被鱼钩钩得豁嘴了,但是宋南极还是相当兴奋。一是认为自己报了刚才被耍的仇;二是钓上来的是条鲤鱼。
宋南极他们这帮小孩向来对漂亮的鲤鱼有偏爱,尽管是条小个儿的。
鲤鱼管儿是宋家庄那边对小鲤鱼(通常是三两以下)的称呼。通体金黄,小小年纪就长了两撇胡子,很是好看。宋南极曾经不止一次从渔网中把这种鱼救下来放到罐头瓶里饲养,可惜这些鱼没有一次能活过两天的。
宋南极随身带了一根绿色的细绳子,他先把一头拴在一根柳木棍上,另一头打个活结,把鱼从鱼鳃穿过鱼嘴之后把活结再套在柳木棍上,放进水里。
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几条扎扎虎相继上钩,尽管不是他们最爱的鲤鱼,但是三个小孩也是相当兴奋,因为这是他们从事钓鱼事业以来,收获最多的一天。
一个多小时之后,三个人都有点乏了。宋南极拍拍屁股站起来看看已近中天的太阳说:“差不多快中午了,咱们回去吧。”
“走吧,我有点顶不住了,老盯着那个浮漂看,看里我眼晕。”宋春海脱了背心顶在头顶上才坚持了这么久。
“那咱们就回家吧,改天再来钓。南极,春海,你们钓了多少条啊?”宋云峰问。
宋南极把穿鱼的绳子提起来,“一条,两条,三条……哇哈哈,今儿个钓的还真不少,两条鲤鱼管儿,五条扎扎虎,还有一条小鲫瓜。你们俩呢?”
“我这六条扎扎虎,一条鲤鱼管和一条鲫瓜片。”宋云峰说。
“我这钓了八条扎扎虎。”宋春海裂开嘴笑着说,“回去够炖一锅喽,哈哈。”
“算了吧,那么小的个儿,回去也不够你们那一大家子吃。要不咱们先别把鱼拿回去,找个地方先藏起来,等下午咱们拿点盐,找个铁盆,就在河边炖炖吃,你们说我这个主意怎么样啊?”宋南极最喜欢搞野炊了。
“行行行,我最喜欢野炊了,哈哈,咱们就这么定了吧。俺们家有个小铁盆,我下午拿过来。”宋春海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再弄两根辣椒和花椒,嘿嘿,这两样东西包在我身上吧。”宋云峰眯着眼睛笑。
“那就这样,咱们先找个地方把鱼藏起来。今儿个下午你们俩上我爷爷家找我昂,我今儿个中午就不回俺家了,在我爷爷家吃饭。”宋南极还在惦记着爷爷那五毛钱的雪糕。
“行。”
宋云峰在河边一个河草茂密的地方把鱼藏了起来,又搬了几块石头打了个记号。三个小孩背着钓鱼竿兴冲冲的回去了。
“对了,昨天那个《布雷斯塔警长》你们看了没有?”这个动画片是宋春海的最爱,不过他喜欢的不是警长,而是手持“塞拉炯”的变形马先生。
“我看了,你没看吗?昨儿晚上演到第三十七集了,估计快演完吧。”宋南极说。
“嗯,昨儿个那集我也看了,叫‘堕落的英雄’。讲的是布雷斯塔警长他师傅,是他教会了布雷斯塔警长所有的本事。有一回和一个怪物比武的时候他输了,他就拿枪把那个怪物打死了。后来人们就找布雷斯塔警长抓他。他师傅那枪法厉害的不能行,那家伙,百发百中。布雷斯塔警长最后和变形马在一个城堡里找到了他师傅,后来两个人决斗,布雷斯塔警长一枪就把他师傅打败抓起来了。”宋云峰手足口“三管齐下”把故事情节讲的天花乱坠。
“对,有一段特别逗的慌,你还记着没有?就是变形马和小矮人不是要挖洞去帮布雷斯塔警长吗,变形马嫌小矮人挖土挖的忒慢,直接就拿出塞拉炯来说:你挖的太慢了,试试塞拉炯的厉害吧。结果开了一炮,一点事都不顶,哈哈。”宋南极哈哈大笑。
“就是,最后布雷斯塔警长还说了,就算你的英雄做的坏事你也不能跟着做。”宋云峰补充。
“还有一句,你要记住别的优点,不能记着别人的缺点。布雷斯塔警长的师傅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从来不认输。结果布雷斯塔警长一枪就打败把他的枪打坏了,哈哈。”宋南极用普通话说。
小时候看动画片什么的,除了图个乐子,普通话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心学习的孩子们。
“唉,昨儿个和我娘上地里去拔草了,回来天都黑的不能行了。”宋春海悔不当初。
“吼!熊的力量!”宋南极大叫。
“啾!鹰的眼睛!”宋春海大叫。
“嗷!豹的速度,狼的耳朵!”宋云峰大叫。
“让你尝尝塞拉炯的厉害。”三人一起大叫着甩着衣服,撒着欢儿往家狂奔而去。
受香喷喷的炖扎扎虎的吸引,以及对美好下午的憧憬,宋春海和宋云峰很快就扒完午饭来找宋南极了。
宋南极没有从爷爷那吃到五毛钱的雪糕,因为卖冰糕的早就回去吃饭了。不过今天小赚了一笔的宋有才还是给了孙子宋南极五毛钱作为补偿。
还好,今天的午饭是宋南极喜欢的——老北瓜手擀面+炸面鱼+烧饼。
城市人喜欢吃没长熟的的嫩北瓜,也就是西葫芦。宋家庄那个地区吃的却是老北瓜,瓜子挖出来晒干炒了吃,瓜肉也不用去皮,切成块,要么和小米或玉米面一起煮,要么和手擀面一起,又甜又面,相当的可口。
图片科普:冬西南北瓜。注:本科普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异议,敬请保留。
炸面鱼是宋南极很喜欢吃的一种油炸食品。做法也简单,先把小鱼(大鱼做面鱼不好吃,因为刺太大),最好是白条,剥了洗净,然后放到和好的面里边搅拌均匀,面要稍微稀一点,最后用筷子也行勺子也行舀起来,一块一块的放到烧热的油锅里边炸至金黄就好了。味道那是相当的不错,连鱼刺都是酥脆的。也有人愿意再添加点香椿,或者葱花,味道更佳。
至于烧饼,在百度百科里边称为“北京缸炉烧饼”,很显然北京又是占了便宜还卖乖,因为那本来应该叫河北缸炉烧饼才对,应该算是是河北特色食物之一,因为长大后的宋南极走南闯北,也遇到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除了几个老乡之外,别人还真没见过和自己家乡的缸炉烧饼一样的东西。
作法有点复杂:先将白面放 入瓷盔中,取盐少许用凉水化开倒入面内,加水搅拌,揉和均匀,面团要不能太软,放案板上擀成一指厚大片,倒上食用油手抹均匀,上撒白面,搓成小酥氆氇,再卷成长条,攥成拳头粗棒条,俩人对拽扯成直径5公分的长条,置案上手截成段,逐段擀成长片,两头回折,翻扣再擀长,两头对折成四角方形,摆齐洒水,以手在上抹成糊状,均匀地撒上脱皮芝麻,翻扣过去,手拍背面使芝麻长牢,用一小块面试擦生有炭火的的炉壁,看面皮呈黄色即装炉加盖,二十分钟左右熟(火候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此种缸炉烧饼,四角方形,鼓胀焦黄,层层皮薄,芝麻点点,酥脆清香。有诗为证:城府千层四方方,芝麻万点心计长。奈何八挂炉中烧,纵到唇边更放香。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种大同小异的烧饼,一种较薄,芝麻也少的,九几年卖一块钱五个;另一种是加了鸡蛋的酥烧饼,卖八毛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