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众口不再难调

       年底到了,很多单位、部门都在进行年终的盘点,甚至是汇报的方式展示近一年的工作成效。然而,演讲也好、汇报也好,都不是一对一,我们如何顺应听众,顺应哪一部分的听众,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几年前,我曾经听过一个《如何面对不同的听众——众口不再难调》的音频,提到权力顺应、低阶顺应、多数顺应三种顺应策略。

      权力顺应,也就是说给谁听,主要用在竞争类场合,如公益创投路演、比赛等,主要是要讲给全场最有权力的人听,其他的人喜欢、不喜欢,鼓掌、不鼓掌,都不是你真正要说话的对象。前阵子,我去一个区级青年歌手大赛决赛现场做大众评审。在第一个环节,红歌选唱,12名选手有4个可以直接晋级,其余8人则由大众评审投票,选取前2名晋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首轮晋级的4位选手,除了1名选手自带强大的后援团外,其余3名选手其实并不得观众缘:因为他们不管是选曲还是台风,都格外的高冷,整首歌唱下来,面无表情、波澜不惊。我本以为这样的演出并不讨喜,一定进不了前4名。没想到,他们的专业,足以让三位专家评委送他们晋级,甚至最后包办了总决赛的1-4名。

      接下来是低阶顺应,指你说的内容要让全场程度最低的人也能听得懂。我们在开展青少年活动时,即使有一些高年级的孩子觉得你讲得实在是太浅显,开始打呵欠,你也要忍住。因为你的目的不是精彩,而是普及。你的任务,不是为了获得大家的掌声,而是要让每一个人都理解你的意思。

      最后的多数顺应,则是为了传播观点,要针对的是听众组成当中的大多数,最典型的例子是竞职演说、销售现场的推销。这个时候,要边讲边根据大家的反应调整话题的节奏跟演讲的深度,来确保收听率的高低。还是拿前面的比赛做例子,当决策权回归大众,从第一轮未晋级的选手中投票选出前2名时,两位选曲、台风格外接地气的选手几乎获得了所有大众评审的青睐,选曲很讨喜,几乎是场内场外人人都会唱上几句,爆棚的人气瞬间拉近了他们与大众评委、现场观众的距离。很多精彩的演讲都是多数顺应的典型,它既不像权力顺应只关注地位最高的几个听众,也不像低阶顺应,难免说得太过浅显直白。

      所以,学会权力顺应、低阶顺应、多数顺应三种顺应策略,认清如何顺应听众、顺应哪一部分的听众,解决好“说给谁听”的问题,才能让我们的演讲有的放矢,起到应有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