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桓
前一段时间回乡下老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牛越来越少了。这让我很纳闷,大学毕业离开老家在城里工作也就几年,怎么以前记忆中的“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意境消失了呢?我老家不是内蒙古的,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说法的确夸张了一点。
可是记忆中,以前村里的黄牛和水牛还是挺多的,隔壁堂叔家里就养了四五头大水牛。有时候堂叔晚上放牛回来经过家门口的那条小巷,那水牛肚子大,巷子又小,一次只能过一头。自己那时候还小,胆子也小,看见大水牛长的跟坦克一样结实,尤其是牛头的那又粗又硬的角,我远远他们看见就害怕。而那时候堂叔也喜欢捉弄我,越是见我怕就越是鼓吹说牛犊子不可怕,多点摸牛犊子就与它们亲近了。我鼓起了胆子摸了初生的牛犊子几下,那头老母牛圆珠子挣得大大的,气也喘的粗粗的,要不是堂叔在,那老母牛早就跑上来踹我几脚了。
可是现在,堂叔家也不养牛了。孩子长大了都外出打工去了,堂叔堂婶也跟着他们外出打工去了,这养了几年的老水牛也早卖了。
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零散农户养牛的现象是越来越少了。其他地区不了解,我家乡以及华南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确如此。
农村地区养牛的零散农户少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农村地区土地丢荒很严重。耕牛少了,不能说明耕地少了,可是可以说明土地丢荒了。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青年一代不用说,谁乐意留在村里耕地。这老农近年来也放下锄头爬上田埂进城打工去了。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农都进城去了,村里剩下耕田的就是一批大妈等中年妇女了。
光靠大妈等中年妇女,一年下来也耕不了多少地而且还得同时要照顾小孩子和老年人。大妈毕竟是妇女,像犁牛这种一直以来都是老爷们干的活她们实在驾驭不了,要么就是耕种的田地少一点,要么就得要请农械机器来帮忙春播秋收。
那么,对于几千年来中国农村的小农经济的得力干将,牛,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的发展,慢慢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那么对于牛,没有了利用价值,它们接下来的命运就是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了。
作者:李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