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完全交给 下雨的夜晚

把自己完全交给  下雨的夜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创作者:王清华

此时,窗外下着雨。飘雨丝的时候,总想要写一写雨的事。

仿佛只有这样,才不辜负此等喧闹又宁静的好时光。

雨下得酐畅淋漓又从容绵密,人们大多躲在屋里,街上少人行,平日里浑浊的空气变得清冷。

从8楼的落地窗边俯身望去,细密的雨丝簌簌地落到地面上,远处的天空灰蒙蒙地一片,翻腾着的乌云阴沉着个脸。

这种天气很适合回忆。

我小学的某一年,天上也是下着很大的雨。

我趴在窗边,看着天上的云散开又聚起,看着雨珠儿哗哗地落在地面上,像是翻遍了整个世界却一无所获的调皮孩子。

或许那时候,我就注定是神经敏感的孩子,绝不会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连绵的雨天里,总不如平日里欢脱。

下雨天格外喜欢瞎操心。

我幻想着雨中的教室都是风雨飘摇的,我的内心也是风雨飘摇的,像校门口左手边,第三棵树第二长的枝丫里的那个小鸟窝。

一阵狂风席卷而过,连大树都能轻而易举地连根拔起来,小鸟举着的树叶自然也是脆弱且柔软的。

幸运的是,所有的顾虑都是杞人忧天。所有生命里的雨天,都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风雨中的鸟窝依然牢固且坚挺,大树也没有连根拔起。

雨过天晴,风一吹,哗啦啦的叶子上跳着金光。我又是白担心了一场。

可是,痴心未改,等到下一场雨,我又忍不住战战兢兢了起来。

儿童时期的下雨天,大都在这种担忧中度过。

后来,读到了张爱玲的《小团圆》,为那句“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而柔肠百结。那该是种怎样的情愫呢?

那时年少,尚不能理解无处安放又不可闪躲的欢喜和无奈,为了触摸张爱玲式的卑微,我翻遍了所有关于胡兰成的资料,也得知张爱玲的无数个“低到泥土里”桥段。

暂且碰触了她的悲戚,开始悲切矫情了起来。

这样的下雨天,对张爱玲真的好残忍。雨打芭蕉的愁绪,悄无声息地溜进辗转不成眠的夜里。

眼巴巴地把一颗痴心递出去,却遇到了滂沱大雨。

怎么办?只得忍着。

没有什么比对的时间错的人更让人难过的了。

张爱玲的那场雨直接影响到了我心智的完善,以至于如今都宛如一个弱智。

每每读到《白头吟》《更漏子》就开开始唏嘘不已,古今女子们的虽九死其犹未悔怎么就那么可怜呢?

真是“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恍恍惚惚,少女时代就在这绕指柔的滴答声里浪费了过来。

等到自己也能站成一棵树的沉静,突然间恍然大悟,开始疼惜张爱玲。

人世间哪里有什么至死不渝的遇见,没有什么是几场大雨湮灭不了的。

心通透了,此后的每一场雨,都不似先前的悲悲切切,反倒是下得安心了。大雨欢脱地下在浮浮沉沉的空气里,砸在树叶上、花瓣上、街道上,天空里有似有若无的清香,泥土里有兴高采烈的爬行。

时钟往前拨动了一格,5点钟的天空已经有了6点钟的昏黄。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无数的生命在大雨滂沱中狂欢着。

雨的声音大了起来,人的声音变得轻,世界微微膨胀。

恍惚间,整个世界在离自己远去,淅沥沥的雨帘做背景,拧开光线柔和的台灯,慢慢苏醒的回忆,穿越十多年的岁月摊在面前,窗外忽有雨打芭蕉响起,突然间有了错觉,21世纪的今天,还有世外桃源的存在。

而我在这样须臾的宁静,慢慢写下这些小情绪。

雨还在下着,那就继续写着雨的事。

把自己完全交给,这个下雨的夜晚。


简介:王清华,讲个故事给你听。

愿笔下的文字,可煮酒,能下饭,亦温世态炎凉。


这是她的原创公号:片雪红炉(ID:qinghuajushi)

谢谢你的喜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