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你从集市、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食品的时候,无论是米面油,还是蔬菜水果等,钱币或刷卡,方便快捷,让你感受到的是生活的美好。
可是,你想过没有,任何一种农产品,从种到收,再到集市、农贸市场或超市,这中间得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最后到消费者的餐桌,深加工环节暂且不说,光种与收,农民付出了多少,你了解吗?你清楚吗?
如果你从小生长在农村,尽管今天你成为城市居民,可你的根在农村,也许乡下有你的父母,有你的兄弟姐妹,有你的父老乡亲。你曾深有体会,农民不易,他们是最辛苦的人。
一粒良种,撒在田地,首先要耕地播种,等待种子的发芽生长。
庄稼管理是关键,浇水、除草、施肥、治虫、收割等,一环扣一环,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有疏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再加上天灾,所以说,一粒米的收获,并不一帆风顺,有时候,盼来盼去,竹篮打水——一场空。
果农也不容易,从小树种下,到枝桠结果,中间有好几年时间,短则一二年,长则三四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到了果树的盛果期,作为果农,从春忙到秋,从早忙到晚。
剪枝、施肥、浇水、疏花、打药、疏果、套袋、除草、采摘等,最后还得出售,如果种植果树多,销路还是大事,价格好果农不白忙活,假如价格低,果农的收入会大打折扣。
近些年,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一路飙升,投入一年比一年多,但收入相对来说,一年比一年少。
菜农更是辛苦。如果种有温室大棚,一年到头,没有清闲的日子。
为了使蔬菜能在春节前上市,暮秋时节,菜农就在温室大棚里忙活,播种、嫁接(黄瓜)、移植、搭架、打药(杀菌)、施肥、浇水、采摘等,因为是寒冷季节,温室大棚里的蔬菜最容易出毛病,杀菌剂不断喷撒,管理上一点儿也不能放松。
温室大棚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天上午阳光温暖时,要把草苫子掀开,下午温度低到一定的程度,再把草苫子盖好,如果刮风下雪,还得加固保暖设施,并且及时清扫积雪。只要是种有温室大棚,昼夜忙,人讲没有三十初一(春节),确实这样。
现在,温室大棚有了改进,盖掀草苫电动代替人工,让菜农不再那么劳累。
蔬菜成熟要及时采摘销售,附近有批发市场还好,如果离市场较远,就得起早贪黑,准时赶到销售地点。
因为,温室大棚温度高,湿度大,在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对人的身体有伤害,种过温室大棚的人,几年之后,有人患上关节炎、风湿病等。
露天种植蔬菜,投入比温室大棚少,但收益较低,因为应时蔬菜,管理上不那么严格,其它的环节除温室大棚应有的,还得防范鸟雀的啄食,比如茄子在坐果早期,喜鹊就专啄,遇上下雨,茄子腐烂,就是不烂,品相欠佳,卖价低,甚至难以销售。
无论粮农,还是果农、菜农,他们都是农民,粗糙的双手,粘满的是泥土,疲惫的身影,晃动在田间地头。
寒冬腊月,当你坐在饭桌前,吃着反季节蔬菜,你是否想到,有人在温室大棚里忙碌着;当你品尝着鲜美香甜的水果,你是否想到,水果成熟背后,有人他流下了汗水。
现在是市场经济,有时农产品价格上不去,甚至伤农,让农民苦不堪言,投入打了水漂。
尊重农民,尊重劳动。农民,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最勤劳,也最辛苦。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