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无意中发现,我们总喜欢在别人那里得到肯定和赞许,比如,当我的文章发布出去之后,总希望阅读量能够多一些,再多一些,更为重要的是,总是希望别人肯定的评论越多越好。所以在朋友告诉我“会持续关注你”的时候,内心欣喜,犹如小儿得到糖果般的甜蜜,自动将此类朋友划至“闺蜜”圈里。然而当我们听到不同甚至批评的声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充满不安、难过、痛苦甚至愤怒,这个时候,我们总想找个依靠,将我们置于真空之中,或者用某种方式,寻求权威对我们自己的肯定和对对方的质疑甚至反对,来平衡我们的内心。
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抱着一大摞证书,可是当他敞开心扉聊天的时候,却说自己是一个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人,我很奇怪,一个那么优秀的人还是如此不好,那我呢?那些没有拿到那么多证书的人呢?他们该怎么办?所以当我问他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也很纳闷,说就是呢,宿舍里的谁谁谁学习也不好,活动也不是很积极参加,可是整天自信满满,甚至有些自恋的感觉。而自己拿了那么多的证书为什么还会不自信呢?仔细聊下去,他说,当他拿到奖励的时候,他会感到来自朋友、家人、同学的各种夸奖,那个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是好的,可是,奖励过后没几天,就没有人再提这个事情了,这种优秀的感觉就慢慢地被质疑代替,开始觉得自己各种不好。所以为了获得别人称赞和肯定,他就不停的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努力学习挣得优秀名次。我就问他,你能拿到这么多的奖励,你不觉得这本身证明了你的能力很强、这很值得骄傲?他疑惑,并摇头。
我感慨于他把自己的自信交付与别人,根据别人的夸奖和批评来确定自己行为的优秀、适当或者不当性,犹如一个3、5岁的孩子,需要家长的称赞和夸奖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合适。父母是婴幼儿成长的养育者,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即使给他阳光和雨露,给予他土壤与肥料,孩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长大。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逐渐老去,再也提供不了那些资源,孩子是否就会停止生长?不是的,他会自己开阔自己的领地,会自己努力地将根更加坚固地伸向大地,为自己拼得一方天地,自己成为滋养自己的源泉。可是如果我们一直希望别人给予我们滋养,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资源的枯竭,和自我成长的停滞。
所以,我经常给我身边的人说,要做一个会温暖自己的人,滋养自己的心灵,成为自己心里那个不断提供滋养成分的不竭动力,可是,当我说到温暖、滋养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很疑惑地说,自己怎么滋养自己?自己怎么温暖自己?这不是很奇怪吗?
我问对方:当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对方总是很轻松地说:当然要去吃饭,填保肚子啊。
我又问:如果你的肚子对韭菜过敏,你会怎么做?
对方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选择不带韭菜的饭菜啦!
我点头,并且对他说,这就是滋养自己: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让自己的胃感到舒服和自在,这就是滋养,这就是温暖。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满足自己心理的需要,就是滋养自己,就是温暖自己。
道理很简单,可是很多人会摇头,或者说自己没有什么需要,或者说这岂不是很自私?我们总是将别人看得更重,关注和滋养别人成为我们更为重要的使命,同样,我们也会认为,别人应该将我们看得更重,更应该关注和滋养自己。比如一个人希望别人夸自己,通过别人的夸奖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自己的优秀,从而体验到自豪感。这是别人给的,不是自己给自己的,换句话说,这份价值感和自豪感是别人滋养我们的结果,别人的称赞犹如春天的阳光和雨露,让我们觉得幸福和美好。但是别人什么时候夸自己,是机遇,除了自己要时刻优秀,还要有能够提供这些营养的人不时地关注我们,并表达这种关注时我们才能体会到。如果我们的优秀没有被看到,还有谁夸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并不是那么优秀,还有谁能看到我们?这个时候,自我的供给成为必须。
我说,当你觉得孤单的时候,你可以拥抱自己,却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拥抱自己;我说,当你觉得疲惫的时候,你可以依靠一下自己,却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我说,当你觉得自己内心贫瘠的时候,你可以自己给自己丰富的供给,很多人都摇摇头说,我已经那么贫瘠了,还怎么给自己丰富的供给?
我问:当你觉得冷的时候,知道不知道给自己加件外衣?还是要等着老公/老婆给你加衣?我问:当你觉得孤单的时候,可不可以想一想做些什么会让你不觉得自己那么孤单?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布娃娃,还是要等待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的怀抱?我问: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不可以给自己松一下绑,放下手中的工作,洗一个暖暖的热水澡,睡饱了之后再高效地工作?我问:当你觉得你的父母没有给自己提供优厚的受教育的家庭条件导致你内心自卑或者省吃俭用不舍得花钱的无条件的节俭,可不可以自己挣了钱自己给自己买一些需要的或者渴望已久的东西让自己被自己感动一把?
虽然也有人说,别人给的怀抱多么温暖,别人主动承担自己的工作让自己休息岂不是更有人情味?别人送自己想要的礼物岂不是感动的一塌糊涂?可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心中期待的那个人会不会给予我们这些我们期望的温暖和滋养?他是否知道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这个拥抱、这份承担或者这份礼物?
我们过于期待的结果,往往是我们给自己挖的失望的陷阱,一旦掉进去,个体会感到更加的难过和悲伤,痛苦甚至愤怒。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折磨。我们所埋怨的外界,只会给我们更加悲催的反馈,让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体会折磨所带来的痛苦。
所以,让自己成为自己可以依靠的大树,自己成长为自己的沃土,我们会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给予自己适度的满足,内心的满足足以带来内心的宁静与祥和,这个世界也会因为我们的宁静与祥和而变得温暖而舒适。
自此,枝繁叶茂。
自此,宁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