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刺激)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人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尤其再加上聪明才智,差别就更大了。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之间的差别可不仅仅是提高20%~50%的效率,如果积极主动的人在智力、意识和敏感度方面技高一筹,那么差别就更大。
什么是积极主动呢?
《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中说积极主动不仅是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其中,责任感是指选择回应的能力;积极性是指根据价值观,有意识的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会应外接因素或一时情绪而冲动行事。
可见,积极主动的总是从自身找问题,而非外界环境或他人。
稻盛和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
他一生创办2家公司:27岁的时候创办京瓷公司,52岁时创办第二电信,这2家公司在他的经营下,飞速发展,都跻身于世界500强行列。
他说:“心态决定命运!”
他不属于聪明人,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没实现愿望,最终在大学教授的帮助下,总算进入一家生产绝缘瓷瓶的工厂。进去后才知道工厂非常破旧濒临倒闭,工资迟发是家常便饭,而经营者一族还不断内斗。
好不容易进入的公司确是这种状态,同期进去大学生一见面就发牢骚,每天商量何时辞职,不久他们找到新工作,相继辞职而去,最后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稻盛和夫却留下了,人在绝境反倒想开了、轻松了。
既然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就将心境来个180度大转变,把精力全部投入工作,全身心投入研究。于是,他吃住在实验室,逼迫自己做实验,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
心境变化的反映,研究成果也开始显现,看到好结果得到上司的表扬,促使他更加投入,于是又产生好的结果,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在日本首次合成并开发成功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由此可见,转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转变,稻盛和夫将其总结为使人生更美好、更幸福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能力:才能、智商,多半是先天资质,包括健康及拥有的运动神经等,可从0-100打分;
热情: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的程度,后天因素,可由自己意志来控制,可从0-100打分;
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的结果,指人的心态、思维方式,包括哲学、理念和思想等,它有正负分数,可从-100分——100分范围打分。正向分数是指基于原则的思维,是简单的道德观、伦理观,比如,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有同情心、充满善意、善于与人共事、有感恩心、有建设性、总是积极向上、对事物充满肯定,等等。
上述公式,每个因数是相乘的结果,不论的你能力和热情的分数再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数,就决定无果,可见思维方式是影响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
用史蒂芬柯维的效能系统解释,正分数对应7个习惯,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终效、不断更新;
与之相反的负分数对应的习惯,即消极被动,漫无目的、要事最后、你输我赢、先谈论再倾听、成为一座孤岛、耗尽一切等。
那么,怎样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1、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不要纠结于外在环境,而是思考自身因素;
(1)外接因素包括天气、环境、教育、经济、未来、家庭、奖金、晋升、工资、职位等等;
(2)自身因素包括知识、素养、能力、技能、经验、态度。
2、其次,不断提升选择回应的能力,通过学习的方式提升;
(1)思考想要成为谁,确定好方向和目标,具象化。肯定有人会说,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没关系,寻找你想成为谁,以人(偶像)为师就好;
(2)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核心拆解大目标为小目标,借此降低期望值,提高可行性,提高完成的结果,以至于不打击信心,从而导致最后放弃,万丈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口气吃不了一个胖子,这与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是一个道理。
(3)选择1件小而难的事情开始去执行
在这里推荐项目管理的PDCA法则实施,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再计划的步骤
计划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原因,找出主要矛盾,制定措施;
执行:实施计划与措施;
检查:实施结果与目标比对;
处理:对实施结果总结分析;
再计划:优化第1版计划,再次循环,
3.你的收获,你期待什么,就会拥有什么
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成功=持续的努力+正确的方法,第2步已经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剩余就是持续的力量,你需要具备时间复利思维,
持续努力,让时间去见证你的结果,收获你播种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