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干不过支付宝”,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从快捷支付的迅速普及,到互联网金融的快捷、高回报的产品的全面压制,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对于这些随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产物毫无招架之力。储户(尤其是大客户)将存款从传统的银行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而对于银行,资金池的流失所造成的就是贷款额度的损失,进而减少了利差盈利。
对此,银行业所想的应对方法是:着重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大力开展代理营销业务(贵金属、保险、理财等等);推广自家研发的快捷支付渠道;减员降薪;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风险控制。
乍一看来,以上都是网络金融平台而做的针对性措施。然而,在笔者所亲历的工作中看来,这并未能有效的扭转态势,反而将银行业带入了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取吾所短,攻其所长”——简单的八个字,却恰恰是银行注定失败的理由。
其一、互联网金融也罢、传统银行也罢,其本质并非在于“互联网”三个字,而在于其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如果在利率相同甚至利率偏倒于银行的时候,即使银行不涉足互联网平台,存款依然会源源不断的流入银行的资金池,而现实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投资回报永远大于银行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的投资回报收益,而非是因为其在手机上有那么一个app。然而,传统银行业却始终在进行着类似“买椟还珠”一般的反击,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物力资源,研发类似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软件(甚至在用户体验上评价常年半颗星),在笔者所在的银行,可以整合到一起的网上银行软件,竟然还被设计成了4、5个app(其中包括网银、网上购物、安全介质管理、推送消息、投资等等),认为只要同样有app,储户就会重新将存款存回银行。然而事实上,这显然是一种毫无目的性可言的“目的性”反击,而其结果,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消费着自己的品牌价值,而这种消耗,显然是一种不可逆的不良后果。
其二、既然利差这条道走不通,银行就开始琢磨在中间收入上做文章,于是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大量的贵金属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甚至某些银行还代卖生活用品和推销自家的购物平台。然而还是那句话,平台、渠道、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品。银行的贵金属产品大多是代销,也就是产品经济链中通常意义上的最下游的销售渠道,在这之上不仅仅是银行要赚钱,渠道的提供者也要赚钱,贵金属产品的发行制作公司同样要赚钱。一条同样克数的金条,每克售价比同时间市场售价要贵上不少。而工艺品性质的贵金属产品,设计落后、定价高挑,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笔者所在银行,买这种产品的只有两类人,为了送礼的社会企业人士和为了完成营销任务的网点负责人。理财保险同上,被互联网金融产品全线压制。而生活用品的代收简直就是银行业的一种耻辱(甚至还有销售任务要求)。网上购物平台,银行的财务构成和支出既不能支持购物平台所需要的烧钱推广方式,又不断要求自家的购物平台的流量和用户数,不消说,就是一个笑话。
其三、2008年前后,可以说是银行业的辉煌时期,没有互联网的冲击,市场投资压力增大,银行存款成为了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的投资方式,现在笔者和老一辈的银行人交流的时候,大部分人提到的也都是怀念和感叹,笔者2014年入行,可以说是直接经历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冲击下银行被拉下马来的全过程,薪水一降再降,营销任务一加再加,同时用“风险控制”为由不断增加规定要求,所谓的“苛捐杂税”愈来愈多,服务流程被硬性规定成固定模式,少做一步都会扣薪;坐姿、装饰品、服务时的表情、态度都成为了量化的扣薪标准。这种对待员工的方式的每况愈下,所带来的就是员工的归属感尽失,离开的被祝贺, 留下的恶性循环。
而这,仅仅是当前的很多毫无战略意义的决策的冰山一角,却也能看出如今传统银行的羸弱和黯淡的前景。
作为普通的一名员工,笔者自然无法揣度甚至无法理解上层的决策的底气何来。但其实,从一线工作中反倒能归纳出一些银行如今需要做的、也是应该做的转变。
“以己之长、攻其之短”从不失为明智之举,而当下的银行偏偏不懂。
其一、舍弃累赘并且毫无意义的网上银行附加项目。银行的网上银行能够自助办理银行自身的非现金业务已然足矣,不要妄图占有互联网市场,更不要企图打压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手段(甚至所采取的措施竟然只是抄袭)。虽然银行底子厚、财大气粗的确能够招来一些科技人才,但至少在笔者看来,银行的软件技术开发部门,实在是水的不行,直到最近一次更新,我才能大体猜到软件开发中心可能确实雇用了UI设计人员参与软件开发。软件不是用钱砸出来的,这需要技术的积累和完善的开发过程,而这,银行都没有。还不如认真做好本职的转账、查询、代缴和理财投资功能。而金融产品的推广,大不如通过网络金融平台将其交给互联网机构进行推广,它有了风险性更低的金融产品,有了银行的担保支持,银行有了线上的销售渠道,又能在蛋糕上多分一块,何乐而不为?
其二、只设立和银行盈利项目有关的指标,去除臃肿的考核规定。这不仅包括对员工的服务要求,例如对服务流程的硬性规定;与风险无关的工作习惯;不涉及客户服务质量的工作临时安排。也包括网银客户流量、用户活跃度、银行卡发放、各种各样的软件的注册数量。这些只能让纸面数据的漂亮的无谓指标,除了能满足上级部门的虚荣心和以为一切顺利而继续义无反顾的委身错误方向以外,只能让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客户办理业务时的用户体验,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现在的银行做的实在太多。
其三、善待一线员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只是在年终和年初的时候拍几张恭贺新禧的照片和领导可有可无的祝福。笔者上班的这几年,正好赶上了银行开始调整岗位的所谓改革时期,“减员增效”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在保持每日客户数量的基础上,减少柜台人员配置,提高所谓人均业务量,如今看,人均业务量确实提高了,笔者的颈椎病和腰椎病也基本都有了,也开始有了离开的想法。一线员工确实是底层的阶层,但同时也是第一个接触客户的岗位,在笔者看来,一线员工是值得也是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一方面要应付上级所要求的有理无理的制度要求,一方面要时刻调整自己、保证服务质量,还要时不时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以及接受上级明暗的监视。这些不仅仅对员工造成生活物质上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心理层面造成影响,而后对服务质量造成影响,引发恶性循环。人总归是人,并非机器,我想,银行大概最近忘了这些。
写了这么多,虽像是对如今的银行的管理模式的口诛笔伐,但也总归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惋惜之味,不论如何,这也是笔者的第一份社会工作,看着这个行业走下坡路,心里总归也有着急也有叹息,很多改变并不难,也并不晦涩难懂,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