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人生成功的根本,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员工,要想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既定目标,当然也离不开学习。《三字经》说的好:人不学,不知义;少不学,老何为?一个人不注重学习,就会孤陋寡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被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所淘汰。
身边处处有老师
学习并非要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身边处处有老师,身边处处是课堂。
书本是我们的老师,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闲暇时间,多读书学习,能开拓你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知识层面。如果你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就多读相关专业的书籍,日复一日地学习,会让你逐步接近目标,成为自己理想的人才。
同事是我们的老师,向同事学习,可以学习同事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可以总结同事的不足,让自己少走弯路。我们身边的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我们的可学习之处,都是我们的老师。
只要留心,老师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处处都是学习的课堂。
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
学习,就是为成功做准备。
学习是不断充电的过程。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取得工作上的业绩。假如不能时时学习,不断充电,最后就会江郎才尽。
学无止境,现代人才学上的“蓄电池理论”,说得是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电池,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不间断地和可持续地获取和释放能量。那种一次性充电即可受用终生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唯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做好各项工作。
学习要讲究方法和态度学习贵用心。学而不思则罔。只埋头读书而不进行思考,最终是徒劳无益的。学习应当坚持学思结合,做到静心、专心、用心和精心。静心,就是排除干扰、抵挡诱惑,能够沉住气、坐得住;专心,就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能够学得进、有所得;用心,就是舍得下力气、花功夫,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精心,就是深入细致、精益求精,防止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学习贵创新。知识经济催生出学习型企业,知识型个人。这就需要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相伴终生的习惯与兴趣,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把个人的学习融入到团队的学习之中,推动大家都来学习,通过学习形成团队的战斗力。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倡导利用“三上”的时间,即把“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用于学习和思考。这种精神值得提倡。我们只有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去学习,才能踏上进步的阶梯,获取成功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