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将脾气发泄在我身上,该如何是好?」
父母的确要尊重孩子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了解,会吵的孩子不是总有糖吃,有些事情不是耍赖、闹脾气就可以得到。
我有个闺蜜时常跟我聊起的育儿路上遇上的坑。
Q:孩子什么都怪我,我应该怎么办?
一直到去年她都还是个职场妈妈,大宝比较敏感、常常会觉得不耐烦,之前因为工作太忙不能一直陪在他身边,觉得很对不起他,所以不管他做什么她都会包容、接受,他想要的也都会给他。那时候她以为这么做就是爱的教育、就是爱孩子,结果不知道是不是因此产生了副作用,后来孩子所有脾气都着我发泄。甚至连她根本就没办法做到的事都怪在她头上、冲她发脾气。比如大宝想让骰子一直出现六点,只要一丢出其他不是六的数字,他就会就对妈妈生气。
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她就在家当全职妈妈,跟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变长了。不过大宝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找她发脾气,也常因为这样非常生气,现在只要孩子稍微对她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闺蜜就会比以前更生气地对他吼:「妈妈不是你发泄的对象!」吼完之后又觉得后悔。
如果像她的小孩这样,连妈妈没办法帮他做的事情都怪在妈妈头上的话,应该要怎么教?
孩子的焦虑,来自对妈妈的依赖
当职场妈妈的时候接受包容了小孩的一切,等到回家当全职妈妈之后,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拉长,再加上小孩的过度敏感,别扭和不耐烦一天比一天严重,可以想像这有多么让人郁闷又生气。
从字裡行间大家可以想像出这样的画面:孩子整天在家找不到妈妈,妈妈对孩子感到愧疚,于是上班途中心裡在滴泪,一边担心孩子在家裡好不好、一边拼了命地想把工作赶完按时下班。下班回家之后为了讨好想念妈妈的孩子,就算再疲惫也还是撑着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孩子。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又怕大宝嫉妒二宝、心里难过,所以努力想把更多爱给大宝。虽然这个妈已经因为带两个孩子,身心都累到快要崩溃了,但除此之外还要继续努力包容接纳敏感的大宝,这样的生活循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不禁让妈 妈感到绝望。
该怎么办呢?你是不是非常苦恼?是不是已经努力尝试用过各种方法?长时间面对这种状况,你是不是疲惫不堪?
另一方面我也猜大宝是不是这样想:「我好喜欢妈妈温暖的怀抱,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会觉得很舒服。虽然有很多事情没办法符合我这么高的标准,不过只要跟妈妈一起,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因为我在妈妈身边就觉得很满足。可是每次我一睁开眼睛,妈妈就不见了,要等很久、很久才会再出现,真的好奇怪。好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但妈妈每次都好快就又不见了。
最近发现,我最爱的妈妈、以前都要等很久才会出现的妈妈,现在都不会消失了。可是有个「小不点」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妈妈整天都把他抱在怀裡。我没办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讨厌那个霸占妈妈的小孩,不过我要是把那个小孩推开,就会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一顿。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还是觉得之前可以独占妈妈的那个时候好像比较开心。」
看完我对大宝的猜测,大宝的心情是不是跟上面说的差不多?
得不到就闹脾气、怪父母?宝妈们教孩子情绪管理,从「认清现实」开始。
孩子的情绪,我们当然要全部接受和理解;但孩子的错误行为或不当话语,我们就没必要包容了。对于孩子的错误,必须及时给与严厉的指点,帮他们纠正不当的行为。 带着情绪地对孩子加以训斥,孩子只会被父母的表象所震撼,无法细细品味父母所说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纠正和改善同孩子对话式的错误方法和态度,更加留意同子女说话的方式。-----------引自 让孩子敞开心扉的情绪管理训练对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