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里谈一下我自己的思考。
所谓“他人即地狱”,有一个前提语境,即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张大网之中。
我的理解是——他人是不是地狱,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又可以理解为:“所求”与“所得”的相对值,当“所求”与“所得”的相对值产生严重偏差时,便会造成彼此关系的严重不对等,如果不能客观认识妥善处理,那么怨恨、痛苦随即而来,地狱大门也就此打开。
先说说,“所求”与“所得”的几种典型关系。
1.所得远大于所求,或者说所求远小于所得。
如亲子关系,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所求总是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那么所得大于所求便很容易达成,幸福感很强。
2.所求与所得基本持平。
如较和谐、健康的亲密关系,夫妻、恋人等。
3.所求远大于所得,或者说所得远小于所求。
这种情况常常伴随怨念,轻则一拍两散,重则悲剧收场。
那么,该如何认识自己的“所求”与“所得”?
一看所求是否合理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同理心、边界感。
同理心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来考量。
边界感则是以明晰相处的范畴、程度为前提,尊重他人。
自己的所求是否合理,可以从这两点来审视、并修正,使其维持在客观、健康的点位,而不至于偏离过度。
二看所得是否匹配
有了相对客观合理的所求之后,接着要考虑所得是否合理,是否与自己的付出相互匹配。
就像工作,我们在特定的岗位上创造了价值,那么获得相应的报酬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创造的价值与收获不对等,关系便会逐渐失衡。
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一味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系,多半是不健康,也无法持久的。
如果一段关系让你感觉痛苦,不妨试着把自我抽离出来,用这个方法客观地评价一下“所求”“所得”,是占有欲太强模糊了自己的边界感导致所求不合理,还是长期被灌输各种观念(社会观念、PUA洗脑术等),导致合理权益被侵蚀?
擦亮眼睛问一问这些问题,后续该何去何从,想必你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