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了心理血之后,就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像是小学课文的题目,
可越是简单的问题,答案寻找起来就越不容易。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提到,简单的幸福理论是:生活的品质等于幸福的时光减去不幸福的时光。可见生活品质的高低是你幸福与不幸福的标准,那什么决定生活品质呢?
是物质,还是精神呢?
小A是一个白富美,她开着顶级的豪车,挎着爱马仕的包包,住在让世人都艳羡的豪宅里,但小A说她过得不好,感觉不幸福。她说追求她的男生很多,但她分不清谁是为了钱而来,谁是为了她本身而来。当然有很多自认为理性的人认为小A纠结这个问题本来就很是脑残和矫情,因为你所拥有的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属于你的一部分,看上你的一部分其实就是追求你本身的价值。
然而就小A本身的感觉而言,她内心里真实的感觉就是我惶恐,她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将这种不安移除到她的生活之外。
我有一个远房的亲戚,按辈分我该叫他老舅,他这一辈子最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书,据说年轻的时候曾经被某名牌大学邀请过,但由于家庭条件及及家长眼界的限制导致他把名额让给了其他人。
但没有上学并不妨碍他热爱学习的本能,他家里有一个专门盛放书的屋子,各种各样的书籍全部都有,可谓是学识渊博。但是就有一点,他很穷!非常的穷,似乎穷到就只剩下书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那种老式的土胚房子,他在那种房子里整整住了大半辈子,直到他年老之后有个侄子去城里定居把家里的房子留给了他住,这才算搬到了稍微明亮点的房子里。
他这一辈子没有结婚,曾经跟一个疯女人凑合了一段时间,但终究是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老了也就成了一个孤寡老人。
我小时候曾经见过他,带着个厚厚的眼镜,衣服破破烂烂,脸色发黄,不到40岁的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敢肯定他有富足的精神,但他这一生一定过得不幸福。
马丁赛利格曼将生活里的幸福分为“愉悦”“满意”两种成分,“愉悦”即是感官上和情绪上的直接的满足和快乐,不需要思考。
像是突然收到暗恋男生表白的情书;买到了期待已久的限量版玩具;得到了老板的赞赏;买的彩票中了大奖。甚至是一个来自爱人的亲吻都能让我们感到愉悦。
而满意是我们做了我们喜欢的做的事,并且这件事具有利他性,那么做这件事所带来的感觉就是满意,但它不一定是我们的直接感觉。这种满意会使我们自己整个沉浸在里面。
就像书法爱好者,因为欣赏一幅字画而不知时间的流逝;跟一群好朋友聊天,时间很晚也不愿意散场;一个工作狂连续工作了一整天到而记了进食;甚至的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因为专心的拼装一个玩具警车,而听不到妈妈的呼唤。
这种沉浸往往并不能带来欢快的感觉,但在沉浸结束之后,他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比愉悦更长久,因为他是思考和诠释的结果,不容易习以为常,显得更为可贵,也能够构建未来的心理资本。
而幸福就是这两种感觉相结合的产物,生活里既要有愉悦,也要拥有能够让自己沉浸其中的满意。二者兼得,生活里的幸福才能更长久。如果有些人天生很难被愉悦,那他能够具有满意感,也是能够幸福的。
此两者,一个需要由别人配合而带来,另一种则需要我们找出自己的优势,专心沉浸其中,并能及时得到回馈。
愉悦很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获得。但是满意就会有一些难度和条件。心理学给出满意的心理成分是:具有挑战性且需要技术;注意力集中;目标明确;有即时反馈;控制感;忘我;时间停止。
所以满意就需要人有一个或者很多个能让自己沉浸其中的工作、爱好或者是兴趣。最好这些工作、兴趣和爱好,既能够给自己带来很好的体验,又能够帮助他人,又能够带来很好的收入。
所以幸福绝对不应该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生活的满足,更确切的说跟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并不是很大,甚至跟工作工种性质也是没什么大的关系,它是生活里愉悦和满意的相结合,是一种感觉,是心理的暂时性满足感和长久性满足感。
被日本成为国宝级匠人的保洁阿姨新津春子一定是个幸福的人,采访照片里总是挂着令人舒服的微笑,她一定非常喜爱她的工作,才能够“看到灰尘就喜笑颜开。”她用自己最大的乐趣服务于大众,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那小A和我远房的老舅如何才能摆脱不幸福的状态呢?
我想小A 应该不要那么注重外在的意图,更应该注重自己内心的感觉,其实小A当下找不找男朋友并不时最迫切的事情,她要做的首先是让自己先幸福起来,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别人并创造满意的感觉,构建自己的的心理成本,是自己内心富足强大起来。
而我的远房老舅最应该做的就是把他的学识拿出来帮助其他人,因为有他人的认可即有即时反馈,可以让他更好的体验满意,就是幸福的感觉。我想这样也许顺便就改变了他的物质生活质量。虽然那个时代有其所谓的限制,但知识是不过时的。
所以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都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其他人带来的只是愉悦的一部分而已。
给不了你想要的幸福,但可以陪着你幸福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