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陈冰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了。
她与妹妹相隔了五年,现在妹妹也都十五岁了,煮饭不会,洗菜不会,洗碗那她就更不会洗了,作为姐姐的陈冰一旦叫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的时候,她就会各种推脱,反正一个就是“懒”。
暴脾气的陈冰是不是就会跟她争吵起来,日日如此。
我问陈冰“那你父母不管的吗?怎么听你说的样子你更像妈啊”她却长叹气说“要是他们管得了她,还用得着我管吗?我就是看不过眼才跟她这么唠叨的吗?”
陈冰跟我说当她给妈妈抱怨不要这样宠坏了妹妹的时候,妈妈在小的时候就以她还小就不要让她干活了所以家务什么的都自己跟陈冰包揽;到她现在准备初三了,还是一个劲的懒,一旦家里没有大人在家,她妹妹基本上三餐挤到一顿搞定了,因为什么常识,生活自理都搞不定,不饿死就好了。
听到这里,我也感慨万分。
看看,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父母,一中是溺爱孩子的父母,一种是对孩子“狠心”的父母。
对待孩子,该放手的时候你就该放手了,温室中花朵真的没有路边野花的生命里强。
曾经就报到过某高学历学生,从小学开始 妈妈就陪同读书,衣食住行全都由妈妈包办好,他只管学习就好。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到他真正自己一个人融入集体生活的时候,连几点钟起床,什么时候该吃饭,自己该干点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连衣服怎么洗怎么穿都不知道。
天才少年生活不能自理,谁之过?
相信大家都会把目光聚集到此少年的妈妈身上。
问题一 从小作为陪读,为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管理得妥妥当当,可以说是达到了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境地。
问题二 没有意识到这不是对孩子最无私的爱,那是你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一步步将他推进深渊的导火线。
问题三 不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小鸟翅膀长硬了也要学会自己飞,更何况是人。在该培养他基本的自理能力,也是一种更好的放飞。
但是同时这位天才少年自身也有很大的问题。
妈妈陪读了这么多年,难道你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正常的年轻人吗?读了这么多的书,你就没有对生活的一点适应能力跟认知吗?不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巨婴吗?
读得书再多,即使你在学历方面你有多优秀,但是在交流,沟通,为人处世,应变能力,基本生活基础能力等等都不行的话,那么你还是会败倒在生活的点滴上。
父母的爱,缺了,会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平衡。多了,那就是一种慢性“毒药”,将他“扼杀”他的无知,不自知,也是这样一步步导致人被动性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