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的名画——《祈祷之手》。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怎么去解读它?我们怎么去鉴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呢?我们从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一起来分析一下。
1 如何理解毕加索的画
吴军老师在他的一个专栏里,谈到了他理解毕加索的画的过程,我了解之后,发现那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吴军老师的文中道出,从他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真迹到能够比较好的理解毕加索的画,这之间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而且吴军老师原本就有很好的艺术功底,在看到毕加索的真迹的前十年里,他还曾经专门修过一些给建筑系学生开的艺术课。如果算上这十年,吴军老师前后一共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真正理解了这位艺术家的作品。
吴老师应该是个对毕加索的画非常感兴趣的人,他经常光顾欧美各大艺术馆、博物馆和画廊,期间至少看到了100-150幅毕加索的真迹。但是,他依然需要一个顿悟的灵感来理解毕加索的画。
据吴军老师回忆,那是一次出差到悉尼,在当地的一家美术馆,那天他正好赶上了一个专门的毕加索艺术展。主办方提供了一个专业水平很高的录音导游和内容非常详尽的书面印刷材料。和一般的博物馆的录音导游不同,它的内容不仅仅在艺术本身,也侧重于毕加索的生活,还加上了很多对当时社会大背景的介绍。在那样的氛围下,吴军老师感觉自己仿佛进入到了那个年代,进入了毕加索的生活。当他在那种情境下去看毕加索的画,去了解毕加索的艺术演变的过程时,他突然感觉开窍了。
他突然理解了毕加索的那些作品。他突然明白艺术家的作品要表达的其实是他的世界,他的生活,他对世界的看法。要读懂艺术家的绘画线索,那就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以及他生活的时代。怎么去理解呢?来看一下毕加索的《老吉他手》。
下面这幅是毕加索早期的代表作《老吉他手》,描绘的是一位驼背的盲人吉他手憔悴的形象。这个时期是毕加索的“蓝色时期”,整个画面的色调是蓝色的,表达的是一种忧郁、冷清。因为那个时期年轻的毕加索刚刚到巴黎开始他的艺术生涯,过着穷困潦倒的艰苦生活。这幅画就是他当时生活状态的影射。吴军老师在自己的文章里面透露,他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差点落泪。
2 怎么理解金庸塑造的人物角色
金庸在他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和《鹿鼎记》中,各自塑造出了一个人生赢家,分别是郭靖和韦小宝。但是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风格完全不一样。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把郭靖塑造成了一个没有私念不追求利益、憨厚老实智商不够的人。他只有一个模式,就是我无条件的相信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可以欺负他,但实际上是很多很多的人都在暗中保护他、帮助他、成就他,最后他的结局非常好,成为故事里的人生赢家。与他相对的是杨康这样一个狡猾奸诈、完全不讲原则、为了赢不择手段的人,但是最后他的下场很惨,胜出的是郭靖。
到了《鹿鼎记》中,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他不像郭靖那样彻底不追求个人利益,也不像杨康那样彻底不顾道义。他既有原则性,更有灵活性。初看起来像一个无赖,像个流氓,但他也不是一条恶棍。他是靠自己的本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卑贱而又顽强,痛苦而又麻木,遭遇凌辱而又自得其乐。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最后也成为认识赢家。
看完这两个人,我有个疑问。都是金庸小说里面最后胜出的赢家,为什么会有从郭靖到韦小宝两个做事风格完全不一样的人物转变呢?
你如果分析一下金庸的生平经历,或许就能了解了。《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早期的作品,那时的金庸比较年轻,年轻时期的金庸是一个抱着强烈的道德主义理想情怀的人,所以他把郭靖塑造成一个大智若愚彻底不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但是这种人物毕竟是一种艺术的想象,它不现实。在激烈的社会博弈中,你如果做一个郭靖,用这种完全信任的模式,可能生存底线都没有办法得到保证。这是一种高尚但是几乎自杀的行为。
所以金庸他经过反省以后,后期写了这部《鹿鼎记》作品。在金庸看来,他认为真正成熟的人格是一种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非常好的,亦正亦邪的人。在‘适者生存’的残酷的现实法则中,他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的适应能力,包括利用一切方法,不择手段地自我保护,从而确保自己的生存。确保生存,这成了韦小宝的生存本能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他的人生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样一个充满凶险和交杂的世界上,也许能够胜出的就只有这样的人。
从早期的抱着强烈的道德主义理想情怀到认清‘适者生存’的现实法则,这个时期金庸自己的思想也在蜕变、成长,随着他经历的丰富,他对世界的看法在变,他把他对于世界的看法投射到了他笔下的人物当中去。所以有了从郭靖到韦小宝的转变。
3 丢勒的《手》
现在我们再来回过头看看文章开头的那幅画——丢勒的《手》。丢勒画的这这双历尽艰辛和磨难的、几乎已经变形的手其实是他兄长的手,这幅画是为了报答他的兄长而做的。我们回到丢勒的生平经历中去解读这幅画。
阿尔布雷特·丢勒是生活在15世纪的画家。1471年,他出生在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丢勒家里有18个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辛苦的金银打造匠人,为了糊口,每天都要在作坊里劳作十几个小时,有时也出去给邻居们打零工。
家境生活虽然如此窘迫、贫困,可是丢勒从小就怀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想当一名艺术家。有意思的是,他的一个兄长艾伯特,也怀有同样的梦想。不过兄弟俩都很明白,家里根本出不起学费,也不可能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送到纽伦堡正规的艺术学院里去学习。兄弟俩于是达成了一个“协议”,并且用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出输赢:谁输了,谁就要到附近的矿区去做4年矿工,用他的收入供给赢了的兄弟到纽伦堡去学习4年绘画;学习绘画的兄弟,以后要用他出卖作品的收入,反过来支持做矿工的兄弟再去上学。
这是一个近乎残酷的选择方式。结果,丢勒赢了。他离开家到纽伦堡去学习艺术,而艾伯特就去了矿井挣钱。
在艺术学院里,丢勒十分用功,比别的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4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丢勒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在绘画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了。
丢勒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村子里。全家人聚在草地上会餐,祝贺他的毕业。丢勒端起酒杯,起身向他亲爱的兄弟艾伯特敬酒。他深情的对兄长说:“艾伯特,现在到了该倒过来的时候了,你可以去纽伦堡实现你的美梦,而我应该开始支持你了。”全家人都把期盼的目光转向艾伯特。
这时候,大颗大颗的泪水从艾伯特苍白的脸颊流下。他连连摇着头,呜咽着说:“好兄弟,我不能去纽伦堡了。4年来的矿工生活,使我的手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的手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还骨折过,我已经不能握着画笔在羊皮纸和画布上画线条了……”
为了报答艾伯特所做的牺牲,阿尔布雷特·丢勒饱蘸着自己的眼泪和心血,深情地画下了兄长这双历尽艰辛和磨难的、几乎已经变形的手。
4 怎么去理解艺术家的作品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每次语文考试都会有一道古诗鉴赏题,出题的人会先给你一首古诗,然后问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那个时候,这样的题目我总是答不好,我只会从自己的感官去表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样我是说出了我的感受,但是却可能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这中间可能隔着千沟万壑。后来很多年之后,我才终于明白要如何读懂一首诗。歌以咏志,言为心声,我们要读懂诗人的诗,就要把自己代入到诗人写诗时候的那种境遇中,这样才能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篇章。
解读一幅艺术作品同读懂一首诗是同样的道理。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作品表达的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是他当下的感受。作品反映的就是他此时此刻的世界。读懂一件艺术作品,就像解谜一样,我们要回到创作者创作的原点,要去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他当时的境遇,他的志向情怀,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那样,我们可能就可以解开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