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讲台上,行过问候礼,学生正准备坐下,只听“哐——”一声,教室的南边发出一声响声。
大家都向南边看,博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的水杯摔碎了。
我忙说:呀,怎么碎了?赶快丢到后面吧,小心别扎破手了!
他向后面的垃圾桶走去。
“报应!”浩同学说。
这一声不高,但我听见了,觉得特别刺耳。
什么,浩,我好像听见你说了什么,你能再说一遍吗?
浩似乎也觉得自己言语不妥,忙低下头不说话。
老师,他是说报应。有学生指证了他。
掌嘴!我严肃地说。得带响!
浩不情愿地伸出手,在自己的嘴上拍了一下。
我放在课本,不准备讲课,就讲讲这一句无意中说出的“报应”吧。
聚焦!我发了严肃的口令。通常这种口令一发出,学生都知道,我要很正式地说事了,个个坐直坐正了。
同学们,大家留心我刚才在博同学报告水杯摔碎后,我说了什么吗?
您说:赶快丢到后面吧,反正破了。有学生说。
不对,有学生纠正他的说法,老师说的是别扎破手了。
我点点头,表示认同。
大家注意老师说的话,与浩同学的话有什么区别吗?我问学生。
浩说的报应是骂人的。辉说。
浩说报应是随嘴说的。旭说。
我笑笑说:骂人倒也不是,算是诅咒吧。随嘴一说,反倒显示了你内心的阴暗。我们时常说,心中有佛,眼中有佛呀!
学生接话道:心中有shi,眼中不有shi!然后,大家看着浩笑了。
浩,我问你,博同学的水杯摔碎了,是什么报应?你怎么知道这是报应?这报应与你有什么关系?
浩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不再穷追猛打,把目光转向大家:
同学们,还记得昨天我们在讲到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吗?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都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性格。今天,我就借这件事谈谈小事、细节反应人的心理、性格、素养问题。
学生认真地盯着我,听着。
还是先从我——康老师自己来说吧。
你知道,我在这所学校工作了五年,得到的最自然、最无价、最宝贵的奖赏是什么吗?
优秀班主任?优秀老师?学生猜测着。
我摇摇头,继续说:我得到的最有价值的表扬是,两个门岗师傅一次当着我的面同时对我说,康老师,你是全校三百多老师中,惟一一个坚持出入下车的人。
我感觉很欣慰。我们知道,校门口就竖着一个“出入下车”的牌子,我每次从门口经过,都自然跳下电动车,推着车子出入。这很自然呀。可居然被门岗师傅表扬,看来,很多人这点小动作要求都做不到呀!
学生有点头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春节前,我去超市买衣服,每试穿一件衣服之后,我也没多想,还给人家重新挂在衣架上。这时,超市的导购走了过来,主动问我说:你是老师吧?
我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难道因为我戴着眼镜?
她笑笑说:老师的素质高呀,其他人试穿过都是随手一丢……
我当时,就很高兴。康老师在这里不是要自夸自己的素质有多高,我只是想通过老师的言行告诉大家,生活中,很多看似非常微小的细节,会被别人看在眼里,成为评价我们,甚至是评价我们这一类人的依据。细节彰显人的素养,真是一点也不假呀!
学生盯着我,前排的女生不住地抿嘴、点头。
老师再讲几个名人的故事,来说明细节表明性格的问题。
想当年,刘邦和项羽都看到了秦始皇出行,队伍浩浩荡荡。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
项羽的意思是,我将来有一天我取代他当皇帝;刘邦的意思是,当个大丈夫就应当像秦始皇一样威风。
大家都知道最后是谁当了皇帝?
学生中子纯说:刘邦。
对,是刘邦。后人有研究说,就这两句话,就彰显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天生骄傲,如果有一个字形容项羽的话,那就是“霸”字了。我们如果仔细思考一下这句话,就会发现其中有一种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态度。但正是他的霸气,也显出了他的自负,最终不得不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再讲一个外国人的故事,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吗?
杨利伟?有学生说。
不是,那是中国的,我说的是世界上。——可以大家不清楚,我告诉大家,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当时有20多名参加训练的宇航员,怎么就选中他呢?这就要讲到细节的重要了。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的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加加林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主设计师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你看一个细节,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自己载入史册,让加加林成为世界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我们要知道,在校园里,教育中没有小事,《论语》中多次强调“谨言慎行”,就是说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言行,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显示了你的素养和人格,可不能随口胡说,随意乱做!
我再次把眼光转向浩:浩!你还觉得博同学水杯碎了是报应吗?
浩一直用右手捧着脸,尴尬地听着笑着。
同学们也笑了。
他们知道:我不是在嘲笑他,我是在点醒他。
语文课时已过半,但我教给了很多语文以外,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