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一季度还有几天就要结束了。一年四季,昨日春分。春节刚过,一眨眼,第一季度就要一去不复返了,时光渐渐,却又匆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真是岁月不等人,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这是丰子恺散文《渐》里的句子。刚刚刮胡子,梳头发,我发现,我何时也是在这不知不觉中渐渐成了头发灰白的顽固老头子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匆匆》里的句子,时光过得太快,眨眼功夫,河流欢快地笑了,各种各样的的花儿开了,想留住春,让时间的脚步慢些,几乎是不可能。
岁月渐渐,时光匆匆。分头找来丰子恺和朱自清的两篇散文对照细读,各有韵味,各有千秋。他们的文章都朴实幽默,充满智慧,细细读之,丰富心灵,温暖人生,催人奋进。
朱自清的《匆匆》体现的是一种蓦然回首,感觉时光匆匆时的一种惶恐与惆怅,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而丰子恺的《渐》表现的是一种理智的分析,是一种非情感的人生体验。
从两人的作品看,读《匆匆》,使人觉得自己是青年,是尘世中人,是入世者的感觉;读《渐》,使人觉得已入老年,至少也是中年智者,是出世者的感觉。朱自清的感情像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一种诗人的感伤。而丰子恺的感情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一种哲人的沉思。
无论是丰子恺的《渐》,还是朱自清的《匆匆》,都是李煜所说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所以,活在当下,当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如晏殊所说“不如怜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