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你是怎样处理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呢?如果孩子之间因为一点小事生气了,你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说到这个问题,可能有家长会说:没有想过要怎么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孩子之间小吵小闹生气了,打一顿骂一顿就解决问题了嘛!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家是三个孩子,算是多子女家庭。
上周的一天晚上,全家吃完饭时间,由于天气有的凉,是在烧天然气的小火炉上吃的饭。由于火炉面积不大,筷子在菜盘子里面夹菜时都要小心点,不注意盘子就会被搞掉到地上。
就在吃饭期间,小儿子夹菜的时候,炒的胡萝卜丝,孩子夹起来有点不太上手,。稍微用了点力,菜盘子就差点被筷子整滑下去了。
就在这时,女儿语气有点重的对仔仔说:“你是怎么搞的,盘子快被你搓下去了……”
仔仔一听姐姐的语气不太好,说:“这个胡萝卜丝不太好夹起来,我不是故意的,你这么大声干嘛?”
一边说一边委屈的把碗放下,留着眼泪生气的说:“我不吃了……”就哭着回自己的卧室,把门反锁,谁也不见。
这时候,如果我们都不管不顾,我想孩子会有一种被抛弃感。用一种问他们几个想怎么解决的眼神看着大家……
先是大儿子哥哥去开门,说:“仔仔,开门,哥哥要进去拿点东西,我们大家都在等你一起吃饭……”,显然这个理由是不被仔仔接受的,因为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梁爸爸又接着上阵,到儿子的卧室门口就说:“儿子,快开门出来吃饭,爸爸帮你打姐姐,她怎么这样吼人呢?”仔仔也没有开门。梁爸爸回来以后,我说:“我不赞成你的这种处理方式和说话方式,这是不利于孩子之间团结的语气……”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处理方式不一样,结果一定也会不一样。
女儿也去了……
后来我走到孩子卧室门口,同时大儿子拿钥匙把门打开,我平和的走进卧室。
仔仔是睡在床上的,用被子把头全部盖得严严实实的,显然暂时不想见我们。于是我就用手抚摸他头的位置说:“仔仔,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姐姐的语气有点重,让你有委屈感,妈妈感受到了你心里很委屈,也有情绪了。”
这时候孩子透过被子说:“是的妈妈,我只是想夹胡萝卜,姐姐那样大声的吼,我又不是故意的,盘子也没掉下去,她的语气让我很委屈也很难过……”
能够倾诉情绪就是好事,接着我又问他:“你现在想一个人冷静一会,还是要和我们一起吃饭?”
“妈妈:我不想吃了,我想睡觉了……”,我感受到他此刻有情绪,感觉不被理解。
我接着说:“妈妈完全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也能感受你的感受。姐姐的语气重了点是不对的,但是妈妈想说的是,妈妈不会说去打姐姐,说你完全对的。妈妈想给你们自己去处理这件事的权利和时间。因为你们是亲姐弟,我们都是一家人,需要互相换位思考,互相包容……”
这时候,女儿走进卧室,真诚的给他道歉说:“仔仔,对不起,姐姐当时担心盘子掉下去,声音有点大,让你感觉委屈了,以后姐姐注意一下说话的语气,你不要生气好吗?”
“我们握个手,拥抱一个和好了好吗?”姐姐刚说完,只见一个小脑袋从被子里露出来,眼神温和的说:“姐姐,没关系了 ,你也不是故意的……”
一瞬间所有的问题解决了,云开雾散,又高高兴兴的一起吃饭。
过后我和梁爸爸单独在一起时对他说:以后孩子们因为一些小事生气,或者吵闹时,不要轻易对孩子们说什么打谁谁谁之类话,这样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会无形中增加孩子之间的矛盾。
如果作为父母的一些语言不当,会使孩子慢慢变得是非观模糊,难辨是非,这样相反是害了孩子,阻碍了孩子的心身灵健康成长。
如果是你,你又是怎么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