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姐姐給自己兩位好朋友送666元一年的vip課程大禮包的事深深震撼了我,我感覺自己在金钱方面的限制性信念又破除了一些。我在金錢方面有巨大的匮乏感,有種種的限制性信念,來源於媽媽的言傳身教,耳提面命。
我媽媽早年有下岗的经历,生活曾經一度比较窘困。为了养家糊口,妈妈做过非常多辛苦的工作,比如卖菜,糊纸盒子,粘祭祀的时候用的纸钱,幫人打扫卫生⋯工作辛苦收入又少,这種缺少金钱支持的不安全感,深深地印在了妈妈的思想里,然后也经由妈妈感染到了我。每當學校佈置要收什麼費用時,我都很怕向大人開口,怕媽媽唉聲嘆氣,怕她為錢發愁心情不好,然後殃及我這條小池魚,每每這種時刻都覺得自己對於大人是個負擔。
現在自己有了收入,也總觉得钱不够用,收入有限,赚钱很难,花钱的时候总是會心疼,不舍得为自己花钱,买一件衣服,或者买點護膚品,營養品什麼的都要好好地掂量掂量,各種比價,生怕買貴了,还总怕老公说我乱花钱,小时候就怕妈妈说我乱花钱,根本不懂得金錢的意義。
第一次破除我金钱限制的一件事情,是我刚刚认识童老师,在知擇心生活群里的时候,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我印象非常深刻,至今銘記在心。老師讓大家要去觉察一下,为什么我們为孩子花钱的时候毫不犹豫,眼都不眨一下,可是当说到要为自己的成長為自己的健康来付費的時候就犹犹豫豫,不舍得花錢。老师让我们去觉察,这是为什么?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金钱模式,也是第一次勇敢地去打破自己在金錢方面的限制性信念。我在想,為什麼我不捨得為自己花錢?為什麼我不去享受那些美好的事物?(買衣服也等換季打折時)其實在潛意識裡我覺得自己是不配得的,不配擁有美好事物,我一直都不曾真正地愛過自己,也沒有勇氣為自己的人生做主(花自己的錢還怕被人指責亂花錢)
金錢其實是一種能量,是愛的能量,是給予的能量。付出金錢,其實是讓愛從你這裡流傳開去,其實是在宣告“我很富足,我很豐盛,我給得起”。
吝嗇付出金錢,其實就是愛的匱乏。不愛自己,也遑論有能力愛他人,對他人一旦有所謂愛和金錢上的付出就會想著要回報。
比如我給孩子買繪本,如果她不愛看,我會很心疼,覺得白白浪費了,就會責怪孩子“怎麼不看書呢?這麼好的書都不知道看,一天到晚只會瞎玩”
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她不想上了,第一反應是“我都繳了費啊,不去上怎麼行!錢是退不回來的,怎麼樣都要堅持下去啊!”
如果我真正理解金錢的含義,我就會明白,錢的流動應該帶來快樂,而不是恐懼,恐懼失去。
孩子不愛看的書,為什麼我會買,因為我知道它的價值,知道它是經典的好書,孩子現在不愛看,不代表以後不愛看,就算孩子一直不愛看,不還有我自己懂得欣賞這本書的好嗎?根本就不浪費嘛!如果我自己都不喜歡這本書,我又憑什麼讓孩子一定要喜歡呢?
興趣班也是如此,一開始孩子要報班,因為她喜歡,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她不喜歡了,那也曾經有過喜歡的時候,這是金錢(學費)帶來的體驗,根本不浪費啊!
自從童老師打破我不捨得為自己花錢的限制以後,我開始快樂地為自己的成長,為美好生活的需求付費,因為我知道我值得這一切美好的事物,我開始學習如何愛自己。如今寧靜姐姐又擴展了我對金錢的認識,這份由金錢帶來的愛將會傳播地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