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别离才是人生真相,离开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我以前多愁善感,敏感且脆弱。
从离开校园与同学的渐行渐远到进入职场后离开一家家公司,都会让自己感伤很久。
困惑于明明很好的一段关系为何无疾而终,常常陷入内耗之中。
那时缺少反思。
我常会因为发现熟人之间对待自己的小心思后,逐渐疏远他,当那人联系我时起初会拒绝,后来就会那种“已读不回”的态度来结束这段关系。(着实不礼貌,但也不好明说“我不喜欢你”。哎……)
既然自己会这样疏远别人,对于别人的离开就得耿耿于怀?
换位思考下,你有千般理由选择离开他的生活,别人同样有权利淡出你的世界。
所有的遇见终将是一场或早或迟的离别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进入你生命的每一个人,或亲或疏,都只是过客。
尽管与很多样式的离别都打过交道,但在心理上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
你我都应该清楚的知道关于离别的真相。
别人只是你生命中的NPC,同样,你在别人的世界也只是一个NPC,别人除了你以外,还有比你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你或许此刻把他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能要求你在别人那也是对方不可或缺的,这不现实。兴许某个决定某个改变那人也不一定依旧是你的首选,没有谁是谁的首选,除了自己。
我与E是认识了有十多年的好朋友,我们性格相似,在经历上也略有重叠,这让我更加相信Ta是我为数不多里最重要的人了。但他曾经有一点让我一度陷入内耗之中——不怎么回信息。
刚聊几句就“消失”,或者干脆不回,这让我很不舒服,一边觉得总提醒或强迫他回不好但一边自己又胡思乱想,他又有新的朋友了,比自己更受他欢迎,我们会渐行渐远之类的想法。
慢慢的似乎领悟一个道理:你千万不要要求别人用你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你对人好要求同等回报,这是妄念。
你对人好,那是你的选择,别人按他的方式来回应这份心意,更是他的选择。
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期必,做任何事都要得到自己预期的答案,可世事无常,人心不一,怎可事事遂心。
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剩下的顺其自然便好。
《繁城之下》里宋辰每月要去一次翠华楼找春杏喝酒,对春杏而言他只要来一次,她就能吃一次鱼,是个盼头。而而宋辰对她说:“永远不要把人当成盼头”。后来宋辰死了……
后来相遇的多了分别的多了,许是适应了,许是麻木了,慢慢也就理解,那些在我生命里出现过每一个人,都只是陪我走过我人生不同阶段的NPC。
之前有一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就是一根电线杆,你来,我在那,你走,我还在那。我不会主动挽留你,也不会逼你离开我。”
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看清生活的真相,认清离别才是常态
我们有必要知道,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离开自己,我们终将一个人走完自己的旅程。
离别,这是必然会发生的。包括自己最亲的人,而这种离开是再也见不到的,到那时我们怎么办?
坦然面对才是唯一解法。
之前看过戴军的一段采访,主持人问他是如何看待面对家人的离去,现在就剩自己一个人在这个世上的想法。戴军的回答挺有趣挺通透。大致意思是人终究要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亲人的离去不过是在另一个世界开始新的生活,等着他,给他准备好电视啥的,自己在这边好好地生活着,迟早与他们再次相遇……
生活依旧继续,我们要在每段感情中学会珍惜当下,在每段结束的关系里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接受人生的无常,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