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游记(三)

进入四川境内后,风景和三秦大地迥然不同。说起这陕西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陕北、关中、陕南又有巨大的差异。关中八百里秦川,南依秦岭,北部一马平川,黄河渭水灌溉出肥沃的平原,养育关中父老数千年。关中人吃面食,不事雕琢,民风浑厚古朴有余,精致秀丽不足,这体现在饮食、建筑,文艺,甚至方言上面。陕北地处高原,气候干旱,物产相对贫乏,相比关中,更加粗粝。但是翻过秦岭,到了汉中,就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河流湖泊分布较多,从地理上呈现出来的是温润妍美的景象。自地缘反馈到人的性情上,到了汉中以后,建筑更加别致,造型上多了很多修饰,颜色上也丰富得多。饮食呈现出更加复杂精美的烹饪技巧和形式。秦岭以南人的语言语调更加轻柔,情感也更为细腻婉转。

到了四川以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进入四川后,车顺着汉、嘉陵江一路南下,一路都是山峰围绕山间白云点点,山脚和山腰点缀着村落和房屋,四川人似乎不喜欢把房屋堆积在一起,即便一个村落,每家每户也隔着一段距离,留出足够的空间。房屋都建成一个个独栋的建筑,房顶上都盖着青瓦,和周围的山色非常协调,一点都不显得突兀,这个和关中这边沿山用红砖随意搭建的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让我很有感触。如果说生活的质量有高低之分,那我觉得美感一定是一个主要的区分标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