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跳出那口井,我真的以为那就是我的全世界
去年这个时候,离开了熟悉的河南,来到长沙读研。当时没觉得哪里不对,就是想着换个地方吃饭睡觉做实验而已,跟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来到之后,便感受到了环境的压力。在原来的学校,每天睡到自然醒,晃晃悠悠去办公室,看看文献追追剧,愣神发呆想想一天三顿吃什么,再和朋友唠嗑聊聊天,一天就过完了,并且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以为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这样生活。新学校呢,每天准时打卡,两周一次汇报工作,要求每天都需要有产出,过一段时间老师就会找你要成果。
压力虽然大了,但也让我的斗志第一次这么强烈地燃起来,积极地认识新的朋友,主动找师兄师姐学习做实验,短短一个月认识了好多以前只能仰视的师兄师姐,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努力那么多倍,我没有理由像以前那么颓废。
厉害的人怎么越来越厉害
老师经常会带我们参加一些公司的饭局,听老板们和老师们聊天,渐渐明白,原来自己认为很厉害的老板,很神圣的科研大牛,他们的工作环境也是一个个的圈子。老板间的公司可以互相入股,互相帮持,互补的产业可以互相介绍客户。每个科研领域厉害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每当申请国家基金或者项目时,互相推荐,彼此合作,也能推进基金的审批,这样,老板的生意越来越多,老师的项目越来越多,自然强者更强。
当真正达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拼的就真的是人脉了,互相认识,互相能够提供价值,进而促成彼此的合作,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闪闪发光的他们,再看看依旧平凡的自己,心中的不甘催促我需要再积极努力一些。
没有大牛朋友,我依旧可以巩固自己的小圈子并且慢慢拓宽它呀,庆幸自己是个喜欢经营友情的人,有固定联络的老同学,朋友有困扰了也乐意去帮助他们,喜欢给朋友准备一些小惊喜维持彼此的幸福感,这些小习惯让我有不错的人缘。可是有这些远远不够,我怎么才能拓宽自己的朋友圈,怎么才能见识到跟我完全不同人的生活呢?
一场美丽的遇见
这些想法的驱使下,我注意到了猫叔的社群招募并有幸加入了进来。所以,这就是我加入小灶群的初衷:见识更多厉害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并向他们学习。
猫叔依旧没有让我失望,在小灶群里,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小伙伴,佼佼者更是数不胜数,面对这么多优秀的人,说实话,刚开始我的心里是没有底气的。
自身没有可以提供的价值,不敢主动找别人聊天,就算鼓起勇气加了好友,也只是让对方存在于自己的通讯录名单里,没有任何的沟通,害怕被关注,怕一无所长的自己暴露在大家面前会被嘲笑。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默默写晨读感悟,默默看别人聊天,后来干脆沉寂了一段时间,连晨读也不写了。
可是,如果我不去充实自己我不永远都是这样么?哪个牛人不是从小白成长起来的,我为什么要这么自怨自艾呀?我来群里的目的不就是结实更多的朋友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么,如果我自己都不去努力建立链接,还指望别人再拉我一把么?
摆正思想重新上路,才发现小灶三班是一个超有爱的班级,大家会贡献出自己的能量,帮助猫友们拓宽知识面,传递很多有用的知识。怀着一颗平常心,其实发现每个人都很和善,很乐意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在这样积极环境的促进下,我发现本来很不习惯在各种群里说话的我竟然可以在群里和一群没见过面的人相聊甚欢,帮我打开了许多新世界的大门。
接受的同时,我也想提供自己的价值,虽然暂时还没找到自己的特别之处,在这之前,我可以积极在群里出没,鼓励那些像以前的我一样潜水的猫友,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可以做很多的。
同在三班,真的是场美丽的遇见,希望六个月之后,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友谊和一个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