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把个人的家庭保险梳理了下,发现感兴趣的人不少,保险这个话题还是有很多可以再说说的。
老公虽然不反对我配置保险,但对保险并不信任,觉得买倒是买了,到时能不能赔付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保险的名声并不是很好,对普通人来说保险条款专业晦涩,购买全靠代理人通常是熟人推荐,一些代理人为了成单推荐给我们并不合适的保险,性价比低不说,性质恶劣的可能连健康须知都不跟人交代清楚。不少人连基本保障责任都没弄清楚就稀里糊涂买了,到有什么事真要理赔发现自己买的保险根本不赔,或者被查出自己购买时就不符合健康告知没办法理赔,大呼上当。
健康告知是购买保险的前提条件,重中之重,必须"锱铢必较"。我刚开始买保险也没有重视,一眼扫过去也就算了,事实上每个字都有门道。
比如近两年是否曾因为健康异常接受医师的诊察、治疗或用药,平日里难免有个不适要去趟医院,不仔细回顾可能还忘记了,但谁都说不好万一真要理赔会不会影响,所以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能核保就核保,不能的话重新选择符合条件的。长期险种一交就是二三十年,钱是一方面,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说侥幸心理导致真出事却无法理赔,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可能要比一开始就不买痛苦得多。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保险的保障范围,什么能赔什么不能赔买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拿最重要的重疾险来说,它覆盖了人体最高发的多种重大疾病,每种疾病都有对应标准,然而没人知道真不幸患病是否在标准内,能肯定的是只要符合条件一定是可以获得理赔的,不存在骗人不骗人之说。
数据表明人一辈子罹患某种重疾的概率为72%,其中0-70岁将近50%,我们也只能在大概率事件上下注,没有万全法则。
更多风险可以通过保险配置来进一步转移,比如报销制的大额医疗险,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不可能保证一直都能满足健康告知。
电影药神让我们知道了慢粒白血病,正版药一瓶几万元,持续治疗超出了绝大多数保险的保障范围。
保险不是骗人同样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工具,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配置来转移生活里的部分风险。
上次有个朋友对我说寿险没有必要配置,用价格更低廉的意外险替代就可以了,毕竟能用到的概率很低。这个想法蛮有意思的,概率高低的确很重要,但小概率事件落到谁身上对家庭都是毁灭性的。
对于单身并不需要赡养父母的人,寿险可能价值不大。但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意外险是一方面但有条件限制比如不保猝死和病故,寿险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越来越多高性价比的保险迭出,对消费者来说是很有利的,我们也有更多信息渠道去接触学习更多的保险知识,避免踩坑和被骗。
保险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像我婆婆曾给老公买过终身寿险,保费不便宜保额却只有6万,这种情况显然是要继续补充的。
umm给自己和家人买好保险,也可以更放心得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