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片段
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1.带着任务观察
脑有所思,心有所察。心理学的知觉规律表明,有了明确的任务再去感知事物,注意力就能集中地指向有关的事物,知觉就会清晰完整。所以,观察应该在明确任务、有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问题意识的目的。例如,要了解电话销售部门为什么最近业绩下降,一方面需要事先研究最近的销售报表和相关资料,从中找到一些方向;另一方面也需要到现场去观察、聆听、访谈。有了电话销售部门为什么业绩下降这个目标后,无论在数据资料分析阶段,还是现场观察阶段,都容易聚焦于目标,也更容易发现问题。若没有目标和计划,就变成了走马观花,很容易遗漏相关信息。
2.带着镜子记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说的镜子,不是显微镜,而是普通的平面镜。观察到的事物和行为,需要及时记录,否则很快就会遗忘。在记录时,不少人会高度概括,基至以自己的判断取代事实,这会导致后续的信息分析偏离事实,变成主观臆断,导致观察工作事倍功半,所以,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要带上。客观、中立。的镜子,如实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3.带着问题思考
观察和记录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观察后,还需要进行信息的分析和确认,这就要求我们带着问题思考了。例如,在一家店铺里看到地面上有滩水,仅仅擦掉还不够,还需要追问“为什么地上会有水?水是从哪里来的?”多问为什么,就能够从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问题的蛛丝马迹。
I :重述原文知识
问题是成功之母,只有找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要培养自己问题的意识,主要有三带:
1)带着任务观察
只有带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才能达到培养问题的意识。因为,有目标,注意力才能集中于相关事务,才能更聚集,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否则,就变成了走过场,很容易以偏概全。
2)带着镜子记录
要如实记录客观的人和事以及人的行为,避免概括性的描述,主观臆断等行为。就是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事实真相,我们才能从真相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3)带着问题思考
观察和记录仅仅是收集信息的过程,还需要对具体信息进行分析、归类,找到问题的本质,这需要我们带着问题去思考。最好的工具是问自己5个为什么?
A1 反思过往经验
本月3个小时的独立拆书课,遇到了很多意向不到的问题。先是时间上的冲突,22日想让另外一位高水平的三级拆书家一起拆,一方面她的拆书法可以做铺垫,另一方面做我的观察家;因为两个拆书在一起,时间太紧而为达成。预约的28日场地被另外一位拆书捷足先登。29日的时间与另一位三级拆书家的拆书课时间重叠。虽然顺利了完成了第一阶段作业,中间的曲曲折折让我感受到培训过程中自己缺乏问题意识-虽然有任务观察和带着镜子记录但缺少带着问题思考。
A2 规划未来行动
8月份的拆书课要吸取7月份的教训。首先明确的是拆书课需要观察那些主要项目,在准备阶段进行。第二,对照优秀三级拆书家,理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后应该做的事项及标准;第三,将收集的各类形象进行归类分析,应用5个为什么,找出独立拆书课的关键要素。第四,在拆书过程中对照及时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