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学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回望昨日,有喜亦有悲。
从最开始进入大学的迷茫,到后来,渐渐地可以从容地面对很多事情,唯一不变的是,自己始终是一个人。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室友们,认识了一起泡图书馆的Magi,认识了在球场上一起奋斗的队友们……但我始终觉得,自己仍是一个人,一个精神上的独行者。
高中时候的我,总喜欢看着别人的生活:昨天,某某某站在主席台上发言,脸上满是自信的光芒;今天,某某又得了某课程年级第一名,老师们对他总是很满意……就像卞之琳在《断章》里所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只不过,我看到的不只是风景,还有这风景带给我的无尽的迷惘。这迷惘困扰了我无数个日夜,最终,在踏上异乡的那一刻起,消失殆尽。
初到大学,总觉得很没安全感。一切都是如此陌生,宿舍六个同学,五个都是来自本省,只有我一个人,跨越了几百公里的路程,千里迢迢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这时候,我才幡然醒悟,别人的生活,终究是别人的,于我来说,并不重要。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一段真正只有自己的生活。
大一一年,每天七点半有例行的早自习,于是,每天六点半准时起床,赶在七点半之前到达教室,每当我独自一人走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总生出一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错觉来。而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时光总归是没有被辜负。有时,心中也会生出许多孤独与迷茫,于是,我选择了用运动来发泄心中的情绪。我加入了排球队,不得不说,刚开始的训练特别累。每周两次的例行训练,对于每个新手来说,似乎都特别吃力。那时候,大部分人的手腕几乎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疼到看见排球就不自觉想躲,但还是抱着坚持下去的想法,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不能说自己打的有多好,至少,它教会我什么是坚持。另一种发泄方式是跑步。一个人绕着操场,一圈又一圈不知疲倦地跑着,从最开始的气喘吁吁,力不从心,到后来完全自如地跑完八百米,没有人会比我更清楚,这其中的艰辛。写到这里,不由得十分赞同蔡崇达先生在《皮囊》里所说的:“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在这样的生活里,我总算真正看清了自己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而别人的生活,已离我很远很远。
如今,对我来说,却还有另外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将来究竟要去做什么,我暂且称它为“蓝海”。 如何找到自己的蓝海,这是我思考已久的问题。一直以来,专业课学的课程很多,却每一门都学的不精,无疑,这必将成为我未来的一大劣势。所以,在2017年,这是我留给自己的问题。
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给自己定下以下一些目标:
①增加自己在英语方面的知识(听说读写)
②阅读各类经管类书籍,阅读的同时,完成读书笔记,并以阅读内容为基础,制作自己的电台节目
③提高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学校各类演讲活动,课堂主动发言次数≥1……)
最后,对自己说一句:“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2017,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