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会扑捉到自己有一股“急”的情绪,或者说是思维。它像一支离了弦的箭,唰的一下冲出来,却又没有靶子,不知道往哪儿着落。我感受着那股急切,它在提醒我必须要去完成点什么。那到底是什么呢?仔细地想,大脑却一片空白,不知从何着手,是我想要的太多,各种想法在打架么,还是……
拿出一张白纸列出一系列的“我想”。
1.想写作,记录自己的想法。→需拿出时间来,聆听生活的故事,记录我看、我听、我感。[目前已在断续进行中]
2.想拍vlog,记录自己的生活,践行断舍离。→需买一台手机,学习拍摄,学习剪辑。[工程量浩大,需要再仔细规划一下]
3.想考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需拿出时间来,保证新知识点的学习与已学内容的复习,保证刷题量,保持做题感觉。[已在陆续进行中]
4.想锻炼,拥有好身材、好身体。→需计划好锻炼时间与固定大致的锻炼项目。[要搬家后再说]
5.想好好吃饭,满足自己。→需制定一个周菜谱,做好买菜、煮菜时间规划。[要搬家后再说]
6.想看书,充实自己。→需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并思考自己的阅读方式,精读、略读、一本书持续性读、几本书穿插式读、主题式阅读、随意性阅读?[已在断续进行中]
7.想好好工作,稳定自己的收入来源。→关于工作内容,暂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先按公司的要求按部就班。[已持续进行中]
8.想学心理学。→需整理一下自己的时间,看看是否安排得上,或许可以与读书的主题式阅读结合在一起。[观望中]
整理:
1.写作。看感觉,持续写,不要求自己要日更或几天一更,现在的我已经够“急”了,不想在这方面给自己压力,就随心写,自由写。
2.考公。保持好已学题型的刷题手感,持续学习新内容。虽然国考已在眼前,但还是想按自己的节奏来,争取不被考试的那种急迫感牵着走。
3.看书。思考读与写的关系,根据文本内容选着阅读方式。或许是需要再根据自己的日常安排思考一下阅读的目的,是以放松休闲为主?还以学习正在技能、解答困惑为主?
4.工作。在还没有想法前,先按公司节奏按部就班。没事就做自己的,有事就解决问题。
5.吃饭与锻炼。等搬家后,根据工作时间再做规划。
6.拍vlog。每周学习一个拍摄小技巧,或在家煮饭时,或去公园散步时进行实践练习,然后用这些练习的或视频或图片内容,进行剪辑练手。
7.心理学。先上面的那些实践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腾出时间学习。
感受着,思索着,梳理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两个多小时,不到一千字的随笔,看似没有效率,考公的学习时间也被挤没了,不知这样做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但我知道,此刻,我的感觉是好的、心是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