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引导小侄女(一年级)背古诗的思维导图,为了让她更有参与感和兴趣,中心图,颜色,图像,文字,全部都是她选择的…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 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 青草池塘独听蛙
类似的思维导图已经绘制了好几幅,效果上来看还是可以的,因为往往在她嘴里重复着诗句,去想象用什么图像来表达的时候已经记住了诗句…
但是对这种方式,我自己也有思考和困惑:
1.如果把记忆视为目标,那么选择图像的时候有时候就会丧失意境,比如绿色叶子带阴影表达“绿阴”,比如一个人提一桶水表达“啼”,这些都是记住了读音但没有任何意境可言。
2. 如果兼顾诗的意境,绘制出一个场景,但往往看着画面并不能回想起来每句诗的精准用词,比如我提议了一个画面,绿油油的稻田来表达“绿阴冉冉”,小侄女就说:但是那样我记不住…而且一般古诗旁边都有图片,对记忆的效果并没有特别大…
以我个人的理解,可能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用思维导图背古诗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还是应该让他们熟读,重复,记住,然后加上老师的讲解,对古诗有一个感性的理解。
但是经常看到很多培训机构或者思维导图传播者在用思维导图教小朋友背古诗,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