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你优先想到的是什么?可以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哦!
这里我要讲的是分层!下面按照“见-感-思-行”的逻辑跟大家阐述一下。
见
1.写文章的时候我们或按照“见-感-思-行”(007写作卡片)的逻辑写,或按照“场景到导入-打破认知-核心逻辑-举一反三-回顾总结”(刘润五商)的逻辑写,或者写研究性论文按照“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的模式写,或者自己独有的逻辑写,不管怎样,总可以分成几个特定的模块。
2.质量分析当中会利用鱼骨图来分析原因,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去阐述原因。
3.著名的思考工具——六顶思考帽:分别从代表“信息”的白帽,代表“价值”的黄帽,代表“感觉”的红帽,代表“创造”的绿帽,代表“困难”的黑帽,代表“管理思维过程”的蓝帽来思考问题。
4.战略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分别从直接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潜在新进公司、替代型产品五个方面去衡量竞争作用力。
5.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过程、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来平衡管理企业。
6.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模型:从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威胁)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当前的处境。
7.统计学中的“三间分布”,从时间-空间-人间三个层面去发现事物规律。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分层,分维度来看待事物的工具或方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感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方法的时候,总感觉这些工具好厉害,发明这些工具的人更是神人,需要顶礼膜拜。但当我们深究这些方法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将特定的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后分层来考虑而已,用分层的方法把我们的思考更加富有逻辑化。
分层的逻辑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衍化了上述各式各样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的看待事物,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全面与客观。
昨天对分层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进行工作汇报的时候,同事因没有对100多项护理操作分类而被领导狠批,我是知道同事从1800多项操作中整理出100多项内容已经很不易的,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但是却因为没有分层而显得内容很混乱。事后平心而论,确实无论是否是领导,都更喜欢分层化的内容,有条理的内容。
思
1.上述各种工具方法发挥巨大作用的逻辑是经过归纳总结后的分层分析可以让我们避免遗漏到一些重要的思考角度,其核心是归纳法。归纳凝练出来的层数一般不会超过7个,因为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内容过多会增加记忆的负担。
2.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个底层逻辑之后,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似乎就可以不那么依赖了,我们可以不用死板的去套这些分析方法,而是根据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同时结合这些工具与方法,创建更加适合自己的方法。毕竟时代在飞速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愈加复杂多样,这些工具的使用也需要迭代与更新,而我们明白了这些工具与方法的底层逻辑后会让我们更加坦然的去看待与分析事物。
3.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有分层的思维,做演讲,写文章亦如是。通过分层可以让逻辑表达更有条理,更清楚,受众也能够更好的get到你说的点。
4.任何事物背后都有其底层逻辑,我们要深入的去了解背后的底层逻辑。
行
1.在践行写作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写,起初可以按照“见-感-思-行”的卡片写作方式,等写作能力成熟后,我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归纳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分层写作方式。
2.平时在想任何问题或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刻意让自己分层来思考,锻炼自己分层分析,总结,凝练的思维,让表达变得更加清晰,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3.对更多事物进行深入思考,探究事物的底层逻辑,同时将这些思考写出来逐渐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