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花姐姐
上周末,娃爸从超市给娃买了一大瓶牛奶。
临睡之前,老二说:“我要喝牛奶”。
我不太喜欢他们晚上喝牛奶,于是我想试着说服她不要喝奶。
于是我问:“为什么?”
老二说:“睡前一杯奶,不做恶梦不失眠。”
然后我又问:“你从哪里知道的?”
老二说:“光头强说的。”
我说:“光头强说的话你能信,你没喝奶睡觉做恶梦失眠了吗?”
老二说:“没有。“
可是这时,老大过来了,他说:”是真的,我在我们学校的少先队杂志上看到的,是有科学根据的。“
我一下哑口无言。
本来试图不让老二喝奶,结果因为这翻谈话,老大也跑去喝了一杯。
不久前,有个妈妈问我,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让孩子多学点东西?
我说,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做为家长我们很难教知识,他们懂得的知识不比我们少。
你看,我从来没有教过我家孩子睡前一杯奶,不做恶梦不失眠这个知识,但是他们不仅知道,而且还有自己的判断,尤其是我家老大,还告诉我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要相信科学。
这说明他已经开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要知道,我家老大才7岁多。
而我可从来没有教过他们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该相信谁,不该相信谁。
所以,做为父母,我们是没有办法教他们知识的。
并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信息大暴炸,我们所学的知识,经验,甚至核心竞争力都是没有办法形成壁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老师在一次论坛上分享一个有关学习的故事。
她说:
我们今天做老师,遇到最大的挑战是学生们知道的信息比老师多。
以前当老师,为什么比较牛?
就是我们看的书一定比学生多。因为我们老师专职看书,专职阅读文献,专职写研究论文,专职写书,这样我们就一定是懂得比学生多。
但现在不行了,现在老师在上面一说,学生就在下面百度,他们一下可以同时百度八个角度,说,老师,你这不对,我们今天看到的新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今天的老师跟学生之间,原有的知识不对称的现象不存在了。老师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没有了,最擅长的核心壁垒不存大了,甚至可能很多东西,学生比老师知道的还多。
20世纪,我们总是强调孩子多学点,多学点,但是到了21世纪,你会发现多学点已经不够。
所以,我们的对教育的认知,教育的方法都应该调整,那这个调整应该怎么做呢?
答案是我们现在要注意培养孩子对信息的整合以及应用能力,多强调面向未来,而不是停留在过去,考了多高的分。
那什么是信息的整合以及应用呢?
度百科是这样说的:信息整合能力是指人们将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新和创造的一种能力。
换成一句大白话就是,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呢?
我认为首先你要在这个领域里搭建一个知识体系,因为大部分问题都不是线性的,而是复杂的,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必需要有配套的知识体系。
所以你会发现,过去人们谈的是多读书,多识字,而现在人人都生活在焦虑中,面对潮涌般的信息,人人都渴望搭建一套知识体系,面对这一需求,知识付费应运而生,并且这几年红红火火,为什么?因为知识付费解决了一部分人信息焦虑的问题。
但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焦虑的问题,你还得搭建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这样你才能够拥有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年”双十一”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双十一”这场战争中,你会发现小米在多个品类里面都排在非常强劲的地方。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不是一家单纯的公司,而一种生态。
做为孩子,同样也是,今天我们更多的需要π形人才,而不是T形人才。
所以,今天的教育,我们不仅要强调知识,更重要的是强调整合,强调应用。
最后,花姐姐的碎碎念,孩子将生存在21世纪,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跟上。爸妈多学点,孩子就会少走些弯路。
我是花姐姐,专注于家庭教育,如果觉得我的文章有用,请帮助点赞转发,关注我,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