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同学(姑且称他为小Y)的故事,干货在第二部分,可直接飞过去。
大三上学期之后的寒假,苦于没有实习经历,没有比赛大奖的buff加成,小Y找老师接了一个活,作为队长组建一支队伍参加小挑比赛(含金量比较高),学院提供指导老师。想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小Y战意满满地开始筹备此事。费了一番周折,拉了一直实力强劲的队伍。
队伍组好之后,立马就投入到了项目准备之中,做了很多工作。本想着开学就能参加比赛,奈何疫情影响,学校的比赛通知始终杳无音讯。几个月的时间,他队伍里的成员激情都快磨光了,更糟糕的是两位大四的学生都快毕业了。大家都对参加比赛没了兴趣。
小Y同样如此,在家的几个月,未来的规划也发生了改变。现在这个比赛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他却说他不得不做。一是因为曾经像老师下过“海口”。二是因为他觉得如果对自己有用就去拿,对自己没用了就扔掉,这是一种极其自私、毫无责任心的行为。
近来他是十分纠结,问我们如果一件事,自己不想做,又不得不做,该怎么办才好?
故事虽然不精彩,但是引申出来的问题却很经典,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我们总会遇到。该如何面对它,值得我们去深思。
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该如何面对?
下策:逼自己坚持
就拿学英语来说,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如果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一年词汇量就接近8000了,基本是托福的词汇量;如果坚持每天写2000字,两个月就12万字了,就可以出一本书。我们都知道这个积少成多、长期坚持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坚持得了呢?
当然,事情因为难所以才有价值,如果非常简单,就没什么竞争力了。但是,这么难的事情,要怎么才能坚持呢?
靠意志力吗?很多人其实都是这样想的,所以经常会说"xx自律得可怕""xx意志力惊人"。但实际上,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可以把意志力理解为每天的精力和能量,人本性是懒惰的,你每天能做觉得有意义的事,全靠这些精力和能量。当你的精力不足的时候,任何事都不想干,只有经过足够的休息,才能恢复斗志。
同样,任何让自己坚持的事情,都会消耗你的能量,从而让你感觉非常累。比如你会发现,如果我们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就会更容易放弃健身等等良好惯,因为我们的意志力在坚持工作这方面已经耗费光了,所以就没有多余的意志力用在坚持健身上了。因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任何让自己坚持的事情,都会消耗它。
让学习不靠意志力学习也是一样,当你坚持学习的时候,不是"学习"这件事情累着你,而是"坚持"这件事情累着你了,因为意志力会耗费大量能量。
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意志力好像越来越薄弱。以前高中时期,能坚持学习2个小时,但现在看1小时书,就觉得如坐针毡。很简单,因为我们面对的诱惑更多了,游戏、短视频、微博等等这些,都比学习的诱惑力更大,只要我们脑子里有这些东西,就需要不断耗费我们的意志力来抵制他们,才能最终坚持学习,所以我们才会很累。
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没做什么事情,也会感到很心累?威尔海姆·霍夫曼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醒着的时候,把大约1/4的时间用来抵制欲望。而这个研究是在BP机时代做的,近二十年间,移动互联网兴起带来的诱惑,比如游戏、短视频、段子等等,比过去上千年的诱惑加起来还要多,所以我们每天需要抵制更多欲望,自然就需要耗费很多的意志力。
靠坚持来“熬”完,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结果通常有三种。第一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坚持不到半个月就放弃了。第二种,形式主义,虽然在坚持做事,但心神和精力完全不在上面,非常低效,继续坚持不过是自我安慰。第三种,熬成习惯,最终取得不错的成果。
试问,有多少人,能坚持做一件事,并熬成一种习惯呢?既然能坚持成为一种习惯,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方式,而要用耗费意志力的方法呢?
故坚持是为下策。
中策:知、能、愿,三管齐下
诱惑那么多,意志力又不够用,那怎么办呢?
这方面,我们的大脑其实已经被心理学家研究过了,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大脑内部有两个系统:理性和感性。感性跟情感有关,是天性和本能,比如我们可能对某个初次见面的帅哥美女有一见钟情的感觉。而理性则跟理智有关,让我们能够深思熟虑,比如要不要去深入了解这位帅哥或者美女,我们会有所思量。
我们决定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这两部分在起作用。比如说,你在刷抖音,感性会告诉你"视频很有趣,继续刷吧,你会很快乐",而理性却告诉你"别刷了,要去学习,否则将来没有前途”。
理性和感性是你的内部因素,而做一件事情还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情境。关于情境打个比方,如果你周围都是胖子,那么你变胖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如果你周围人都爱学习,那么你也会变得更爱学习。
所以,总结来说,如果要让我们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比如学习,并不是只能靠意志力的,其实有三个关键因素:理性上知道要学习、情境上制造适合学习的场景、情感上愿意去学习。可以称这三个因素为“知能愿模型”
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学期开学没意识学习,各种玩;期中没时间学习,各种忙;期末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什么都没学到,不抱佛脚就彻底凉凉。复习周,强迫自己走进图书馆,并告诉自己,每天学满8小时就奖励自己一瓶快乐水。结果呢,每天勉勉强强学满了8小时,快乐水也喝到了,期末考试成功通过了,甚至成绩还不差。
这个过程其实已经使用了知能愿模型。知道自己的水平,不抱佛脚就可能挂科,并且制定了明确的学习时间,所以理性上知道要复习和怎么复习。强迫自己走进图书馆,因为图书馆学习的氛围更浓,走神的概率更小,在情景上适合复习。达成目标,可以来一瓶最爱的快乐水,这是赤裸裸的诱惑,但确确实实用到了感性的作用,让自己有了更强的学习意愿。
如果能利用好知能愿模型,做不得不做的事就可以不谈坚持了,而且效果往往还不错。怎么用好知能愿模型呢?
发挥理性的作用:树立明确的目标,给自己一个坚定且明确的明白,是做好一件事的第一步。
发挥感性的作用:利用情绪冲动,比如给任务设置deadline,大家应该都有过在作业的deadline之前发挥自己无限潜能的经历。又或者用比较法产生焦虑,去和身边厉害的人比较,用焦虑来督促自己,你需要一个在关键时刻端你一脚的人,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又或者可以用上面快乐水的方法,给自己设置激励机制,增强主动学习的意愿。
发挥情境的作用:创造环境。还记得我们前面举的例子吗?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是胖子,那你减肥的成功率会低很多。这很容易理解,人是社会动物,我们会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简单的,你去一个陌生的社交场合,你会多说话还是少说话、多吃还是少吃呢?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看周围人怎么做。如果可以用环境,就不要用你的意志力来抵制欲望。
上策:做出取舍,解决根源
万事皆有因果,如果一件事真的很重要,首先你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你本质上对他的看法,否则一切都是治标不治本。
为什么不想做?
可以借用冰山模型来分析。
圈外商学院是这样解释冰山模型的。
第一部分,知识和技能
冰山模型从上到下有很多要素,最上面的要素是知识和技能。
知识,就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比如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等等,包括我们现在说的冰山模型,也属于知识。技能是指你所具备的某项专门技术,比如骑自行车、编程、使用Excel等等。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也是非常显性,容易看出来的。所以,我们称为冰山上的部分。
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感觉有很多陌生的内容,每天都信息量很大、来不及接收, 感到慌乱和焦虑,很可能就是你的知识技能与要求不匹配,你会因此不想做一件事。
第二部分,能力
冰山模型中间的要素是能力,或叫通用能力,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跟知识技能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和技能属于特定领域,而能力则更多是通用领域的。比如,知识会分财务、人力资源、金融等等,但是"创新"这样的能力,是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一旦掌握,是能够迁移的。
如果能力不匹配,你做事的效率会很低,面对复杂的问题无从下手,缺乏成就感,力不从心,你可能因此不想做某件事。
第三部分,价值观、性格、动机
冰山模型最底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
价值观是你做选择时的那杆秤,比如说,当你在择业的时候,自由和稳定产生了冲突,你选择哪个;在工作和家庭产生冲突的时候,你怎么处理,等等。如果你面对一件事经常陷入矛盾和纠结,对它很难发自内心地认同,很可能就是价值观上不匹配。比如故事里的小Y,参加比赛对他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但碍于曾经夸下海口,总是纠结要不要继续做。
性格特质则是个人的行为偏好,比如,你是偏内向还是外向,更关注宏观还是细节,等等。如果你做一件事时发现,自己好像工作量没有很大,但却觉得心累,很有可能是性格不匹配。比如,你是内向性格的人,是从独处中获得能量,但你做了一份每天都要不断跟陌生人沟通的工作。
至于动机,动机有很多分类的方法,麦克利兰的理论是最常见的,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成就动机的人,喜欢挑战;权力动机的人,希望影响他人;而亲和动机的人,希望维持更好的团队关系。如果你感觉自己没有动力,做事提不起劲儿来,那很可能就是现在的工作跟你的动机不匹配。比如你明明是权利动机的人,希望影响到更多人,但你却找了个电话客服的工作。
所以总的来说
因为缺乏知识和技能而会焦虑
因为能力不匹配而产生挫败感
因为价值观不合而矛盾纠结
因为性格不匹配而心累
因为动机不匹配而没热情
这几种情况都可能让你不愿意做一件事。如果是缺乏知识和技能,那其实不必抗拒,因为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是很快的;如果是缺乏能力,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能力;但要是因为底层价值观/性格/动机不匹配而抗拒一件事的话,勇敢放弃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因为这些要素在成年之后很难被改变,它们会受基因、家庭教育、童年经历等等的影响。
为什么说不得不做?
其实没有不得不做的事,只有不敢拒绝的心。除了动物本能的吃喝拉撒睡,这世上真没有啥事是你不得不做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承担后果。这种后果可能很少是对你的身体产生影响,更多的是从人际上、经济上、感情上影响你。这就是取舍,抉择。换句话说其实你是有自由的,只是要承担自由的代价。
做出选择
找到了不想做的根源,也明白了很多事其实是可以不做的。那就不应该继续让自己受困扰了,该做出选择。
如果一件事对你的未来影响比较大,而且你不想做只是因为知识技能不够,或者能力暂时不满足,那完全可以认认真真的做,不必抗拒。用好知能愿模型,把它做好。
如果一件事你不做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但是自己价值观和动机与之不匹配,也就是说做了没什么意义,那就抱着花费最小时间和精力的态度尽快完成它,不必要求做得很完美。
如果一件事你做了会有好的结果,但是这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你完可以坦坦荡荡的不做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毕竟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如果最终选择了做一件事,有几个小建议
多接触外界的反馈情况,不要陷入焦虑。我们可能害怕付出后没有相应的回报,可能潜意识里,把它当做浩大的工程,然后下意识的抗拒,排斥。甚至可能因为太在意结果而不想做。但是别人一句话就可能点醒你,改变你对事情的认知。
然后将问题分解,一点一点去做。这样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促成正反馈循环。
不要抱有太强的主观意识,不去评价,当做平常任务。
多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解决问题,你会发现很多事其实没那么困难,甚至还有点乐趣!
——————————————
微信公众号:杨竹的成长笔记
希望我的某句话,能触发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