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匹诺曹的故事,相信都是知道的,不需要木偶是操纵,它就会自己移动,而且,它不会说谎,因为说谎鼻子就会变长,只要他的鼻子变长,所有人都知道它说谎了。
研究表明,我们在说谎时鼻子会充血,这样会让鼻子变大,可是,即便如此,变化也只是一点点,人们并不会发现这种变化。
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人们在鼻子充血的时候会发痒,那么说谎的人就回去摸鼻尖,于是,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这个研究来辨别谎言。
不过,通过摸鼻子这样的动作来辨别谎言,这显然是个骗人的把戏。为什么呢?因为摸鼻子是因为鼻子发痒,或许是因为空气干燥,或许是因为过敏,才导致的鼻子发痒。如果因此指责别人说谎,是否显得太不合理。
同样的道理,或许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得知根据某种特征便能够辨别对方是否说谎,活着辨别别人属于怎样的人格,或许都是骗人的。比如,通过眼球运动的方向的辨别,也就是使用NLP的方法,认为向右看代表说谎,向左看代表说真话。爱丁堡大学的卡罗琳•瓦特和赫特福德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着手这个研究,他们发现,言语真实性与眼球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又比如,有人认为眼睛的颜色和是否说真话有关,你或许听过之通过眼睛的颜色就判断一个人在爱情里是否忠诚的说法,这个论断或许会误导很多很多人。
卡雷尔•克莱斯纳的研究小组对此作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眼睛的颜色与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并无关系,而这种评价知识建立在面部特征的基础上,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脸窄的人。
所以常常会有人试图通过外表来确定一些人是天生的骗子,而这样的说法何其荒谬,竟也导致了历史上许许多多惨剧的发生。
这种论调又何尝不是一种骗局,如果说谎无恶果,那么谎言的造成的结局或许就是毁灭性的。阿道夫•希特勒的一个谎言,为自己知道了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美国国务卿科林•卢瑟•鲍威尔制造了一个谎言,引发了伊拉克战争,战争的残酷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已无法想象。
我们不能说所有谎言都会造成惨剧,但我们没有人愿意被骗,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真相,也需要真相。
BACON法或许可以帮助到我们,通过代表可靠性,好奇心和变化以及代表社会地位的十五个问题,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家人、朋友、同事和自己的性格,当我们足够了解一个人,就可以判断和朋友或者同事之间的契合度。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便是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所处的状态是不同的,当一个环境令人觉得紧张不安,那么就需要对其在场景中的紧张程度先行评估,因为肢体语言会因为紧张而受到影响。
当一个在一个会让他无比紧张的环境下时,他的一系列肢体语言或许会令没有意识到他们紧张的人而认为他们在说谎,其实不然。也可能一个人的静止不动会被我们认为他是镇静的而不认为他说谎,这样也许是我们错了。
紧张不代表说谎,也可能是对环境的不熟悉,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动作也不代表说谎,镇静也不代表诚实,可能只是无比熟悉那个环境。
可能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以为特别危险或者的确很危险的情况下,自己没有办法移动。实际上,保持静止时保护我们人类在原始时代不被动物杀死的办法。如今我们的潜意识里仍然会有这样的保护机制。因此,当一个人在令他无比紧张的环境突然变得无比镇静,甚至静止不动,此时此刻,他的话多半是不可信的。
如今谎言已经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语境对辨别谎言如此重要,我们习得了那么多被研究揭穿的测谎谬论,要过好自己的生活,还是需要身边人更多的真诚,我们不愿欺骗别人,但也不愿被骗,辨别谎言不是为了更好地欺骗,而是为了避免被骗。